伽藍菩薩和韋陀菩薩是佛教大護法,與韋陀菩薩并稱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神。伽藍菩薩為右護法,韋陀菩薩為左護法。
未成佛果 先結善緣:佛曰:坐亦禪,形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伽藍菩薩:俗稱關公,威武正氣,忠肝義膽,誠信質樸的品質流傳千古。造像花紋細膩,法相莊嚴手工鑄造,威風凜凜。
韋陀菩薩:韋陀菩薩是發愿扶持佛法和學習佛法的護法。造像花紋細致,法相莊嚴。手工鑄造,神態逼真。
韋陀塑像有三種形式,分別代表不同的含義:
如果韋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大的寺廟,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
如果韋陀的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規模寺廟,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
如果韋陀的降魔杵杵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小寺廟,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
關公一生戎馬,縱橫馳騁,神勇天下;死后經歷代帝王褒獎加封,
民間藝術崇仰宣揚,塑造了許多精美的關公造型,可區分為:文相坐像、威武站像和戎裝騎馬像三大類。
1.文相坐像類
一般有兩種:雙手垂膝,嚴肅威儀。可用于廳堂陳設,藝術欣賞,襯托高雅氛圍;莊重高檔的場所一般有敬奉。
另一類為造型為:關公《夜讀春秋》,典故取材歷史名著《三國演義》。這款造型,文化氣息濃,內涵深厚:體現了關公的智與忠義。也因典故的傳播而聲名遠揚。適宜藝術玩賞,珍藏和供奉。高雅場所人為敬奉。
2.威武站像:
這個題材一般常見的款型為:站式提刀類和站式立刀類及以這兩款為母型的演變。常見于商業機構的敬奉,海外華僑及香港及我國南方地域較為青睞此款造型。
3.戎裝騎馬類:
關公征戰一生,勇武冠天下,這一類型題材較多。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等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典故就是這一類型的*體現。觀賞價值較高,可做高檔的藝術裝飾品,饋贈佳品。重新關公精神核心是:忠義誠信。人們敬奉關公,其實質就是推崇關公的忠義誠信精神。人們把關公奉為神明和財神,就是想誠信做人做事,想得到關公的庇佑,獲得財富,吉祥和平安。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的一種美好愿景。從最初的敬奉方式-關公信物供奉到心中念想關公,演化到關公年畫,關公畫,關公雕像等等,關公信俗演變近二千年已成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全人類所共享,并已促成了一種關公信俗產業。關公銅像就是這一產業中最為引人關注的一個環節。關公銅像以其材質的貴重,做工之精湛,不僅僅被關廟和宗教機構所供奉,更為海內外的更多的公司、社會團體、家庭和個個所認同并敬奉;并做為一種精美的工藝品相互交流饋贈,珍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