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口中所說的養老其實是籠統的養老,即傳統的養老觀念:等自己老了,能有個人負責自己的吃、穿、住、行,不用擔心生病了沒人照顧,不用考慮沒人做飯而餓著肚子,更不用擔心其他瑣碎事務,因為都有人來替你打理,這是大多數人期待的養老狀態。
落到現實里,老人簡單的期盼就成了奢求;傳統的家庭養老隨著家庭結構的小型化已經在開始慢慢瓦解,老年群體不得不開始尋求新的養老方式,其中包括社區型養老、機構養老等不同的養老方式。
這是與普通的養老院非常不同的一點,普通養老院大多都是交錢便入住,提供統一食宿,不會根據老人的具體情況進行照護方案的設定,這樣的養老本質上并沒有達到照護的效果,只能成為集中生活。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一位正常的健康老人,那么選擇這類養老無可厚非,但如果是失能失智等特殊的老年人,這類養老不僅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質量,更有可能拉低生活幸福感。
普親養老一直都堅持評估先行,通過入院時的評估,護理員能夠有的放矢,快速上手對老人展開照護工作;在普親養老院,評估工作并非一勞永逸,而是持續性地進行,周期通常以一個月、三個月等為限,這樣便于護理員調整后續的照護方案。很多老人可能剛開始時屬于一級、特級護理,但經過幾個月的照護,身體狀況大有好轉,再次評估會顯示二級或三級護理,這樣的及時評估,不僅能夠及時了解老人的身體情況,還能為老人家屬節約一筆費用,因為我們都知道,特級、一級照護難度更高、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也高,往往費用也很高。
機構養老與家庭養老相比,則更講究專業性。以普親養老作為實例來講,作為一家服務于失能失智老人的專業養老機構,普親養老的專業性除了有正規專業的照護隊伍為老人提供服務,還包含普親養老嚴格執行評估先行制度。所謂評估先行,即在老人有意向要入院時,便會組織評估團隊對老人進行全面的評估,包括身體、心理、精神等各方面的評估,并及時制作出相應的照護方案,交予護理員進行實施。
普親開福區老年養護中心(中心機構):開福區東風路工商巷87號(原湖南省電信公司長途電信線路局大樓)
普親先鋒社區老年養護中心:岳麓區榮灣鎮湖韻佳苑小區內先鋒社區服務中心三、四樓
普親黑石鋪社區老年養護中心:天心區湘府大橋,新開鋪路996號黑石鋪社區服務中心
普親馮家沖社區老年養護中心:雨花區井灣子街道中建五局信和苑三區
普親戴家河社區老年養護中心:開福區湘江世紀城秀峰街道興隆小區戴家河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