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重寶一枚的市場價格
咸豐朝寶泉局所鑄錢咸豐元寶有“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等五種面值。當時采用了銅鐵并鑄的形式。錢幣為青銅質,直徑約5.1厘米,厚約4厘米,制作規整,輪廓、字口深峻,錢文精美。錢幣的正面是“咸豐元寶”四字楷書,背面左右為滿文“寶源”,上下為漢字“當百”。梁伯說,咸豐錢幣一般分三等,小平錢稱“咸豐通寶”,當五至當五十稱“咸豐重寶”,當百、當千稱“咸豐元寶”。“咸豐”是清文宗的年號;滿清入關后,分別在工部和戶部設立寶源、寶泉兩個造幣局鑄造錢幣,以后各朝代先后又在各地設立寶河、寶東、寶伊、寶濟、寶晉、寶陜、寶鞏等二十多個局鑄造錢幣。為了迅速推行大錢,清政府在原有寶源、寶泉和各省錢局外,又設立熱河寶德局、江蘇寶蘇局、新疆喀什局等鑄錢局,還準許克勤郡王設立捐銅局專鑄大錢。至咸豐四年,清朝政府開鑄的大錢有當二、當四、當五、當八、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當八十、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等16種面值的錢幣。由于重量、大小無統一規定,同一面值的錢幣,往往因為鑄錢局不同而差別很大,或者同一鑄錢局出品的錢幣,因為鑄期不同而大小輕重不一,甚至出現同一鑄錢局的大面額的錢幣比小面額的錢幣還要小而輕的怪現象。此外,咸豐四年三月,戶部又先后鑄造當一、當五、當十等三種鐵錢與鉛錢。“鑄行這么多的大錢,是清代各朝中絕無僅有的。大錢的鑄行,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咸豐四年后,不得不下令停鑄當千、當百的大錢。據《清史稿》記載:‘大錢當千、當百、以折當過重,廢。當百,當五十緩廢。’”梁伯說,“由于‘咸豐元寶’當百大錢鑄行不久,目前流傳在世的不多,特別是寶源、寶泉鑄錢局鑄的大錢更是稀有。”咸豐重寶一枚的市場行情價格 咸豐重寶拍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