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物流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發展過程中必然要出現許多問題,對于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時解決,不斷促進農村物流健康發展。
(一)加強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物流水平的提高需要有較為健全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作為保障。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應在中央財政撥款的基礎上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設立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專項經費制度,并列出農村物流基礎設施改進計劃表,分階段、分步驟的完成;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民間資本、外國資本投入到改善農村基礎設施中來;通過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向農村物流基礎設施項目傾斜。
(二)加大農村信息化建設力度
農村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備是我國農村物流發展的硬件制約因素,而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落后是制約物流發展的軟件因素。近年來,農村物流發展減緩、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缺乏及時有效的信息。農村物流信息對于農村物流的發展至關重要。農村物流信息具體包括與農村物流有關的政策法規、生產經營信息;與物流本身流程有關的運輸、倉儲、包裝、搬運、加工等各種物流技術信息等。各級政府應該根據本地區農村物流發展的需要建立健全符合實際的農村物流信息平臺,并在農村物流發展相對發達的地區設立多個物流信息子平臺,時刻收集物流信息,發布物流信息;加大宣傳推廣力度,使更多的農民了解物流信息的搜集方式;加強廣播、電視、電話、互聯網等農村物流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物流信息咨詢服務業的發展。
(三)培育農村物流市場主體
積極促進農村物流資源的整合,實現市場主體多元化。加快原有農產品流通企業資產重組改造步伐,改變規模小,服務單調和封閉運行的現狀,按照農產品流通產業化的發展方向,重點加大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運輸企業、進出口企業、物流配送企業和大型食品連鎖超市的扶持力度,以市場為依托,組織農產品運輸協會,鼓勵“生產地+農戶”、“加工企業+農戶”、“產運銷企業+農戶、配送中心+農戶”等模式的發展和培育,提高市場主體的組織化程度。
(四)大力培養現代農村物流人才
物流專業是新興專業,在我國高等教育中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對于物流特別是農村物流的專業化研究較為薄弱,農村物流人才極為缺乏。針對這種情況,政府和各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應當聯合共同致力于專業農村物流人才的培養。政府對于開設有關農村物流專業的學校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大中專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應在大力引進物流師資人才基礎上開設適合我國農村物流發展的專業課程;此外,也可以通過開設各種形式的農村物流培訓班、舉辦農村物流發展論壇、到國外農村物流發達地區考察等形式促進農村物流人才的培養。
(五)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