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深水網箔自動進魚輕松捕魚
一、 網具的設計依據、特點及捕魚原理:
魚類的生活習性隨季節和水位的變化而呈現一種規律性的變化,如產卵洄游、索餌洄游和越冬洄游等。在漳河水庫,由于每年蓄水和灌溉、溢洪、發電的原因,水位的漲落差值很大,魚類活動相對頻繁。根據這些特點,結合漳河水庫水深、水面狹窄的特點,設計、制作、設置了深水網箔。
其捕魚原理:網具裝置成易進難出的形狀,敷設在魚類游經的通路上或魚類較密集的水域,攔截、引導魚類進入網內,集中于取魚部進行捕撈。
二、網具技術參數的確定
1.口門的大。浩浯笮缮砭W的大小、口門所在水域深度、魚類的行動和魚群的大小來確定。身網大、水深和游速快、群體大的魚類口門大,反之則小。深水網箔的大小和敷設的深度除根據設置地點的環境條件外,主要取決于魚類群體大小和魚類的活動范圍,因此,口門的大小確定應根據捕撈對象來確定,口門尺度的選擇要適宜,過小魚不易進網,過大口門不易控制,網衣易產生變形,影響漁獲效果,同時為了保證魚類易進難出,幾道口門應保持由大到小的原則,根據這些原則,并參照定置網具有關口門尺度確定的經驗,主捕鯉、鯽魚網箔的幾道口門分別確定為1.0、0.8、0.2米;主捕鰱鳙魚網箔的幾道口門分別確定為4.0、1.25、1.0、0.3米。
2.翼網和口門網、導網的夾角:深水網箔的漁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翼網和口門網、導網的夾角。如果翼網和口門網、導網的夾角角度過大,魚類在發現網衣時,可以順利地轉向逃逸,而翼網和口門網、導網的夾角過小,又會使口門寬度減小,影響魚類進網。我們參照其它水庫深水網箔的敷設,將夾角設計為六十度左右,取得了迫使魚類進網的較好效果。
3.方向:無論在水庫任何庫段敷設網箔,其口門的敷設方向都應面對水庫下游,否則進魚效果不會理想。為了捕捉來自各方的魚類,身網每側設置上、下兩個口門,上、下兩個口門在水庫漲、落水期間作用不相同,在落水期上口門起主導作用。在漲水期,下口門起主導作用。穩水期,兩個口門作用基本相同。
4.高度:網具的高度決定于作業漁場的水深,敷設時要求敷設地點的底質必須平坦,使各部分網衣的下綱保持不離開水底、上綱不沉入水中,否則會影響漁獲效果,特別是下綱的提升,對漁獲效果的影響*大。所以,在考慮網衣高度時,需要考慮網衣拱度,即高度儲備。有一定水位變化的深水網箔,網衣高度儲備為1.1至1.5米。
5.網目和網線:網目小,網線太粗,不僅會加大網具的阻力,而且易被魚類發現,使魚掉頭逃逸。而網目過大,網線太細,又會引起網具的不穩定和魚類游進網時發生沖撞逃逸。因此,對網線的選擇是既要減少網具的阻力,又要保證有足夠的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