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發揮農業對能源的支持作用,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局面
我國能源資源總量較為豐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6.3%、7.7%和7.1%。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能源需求持續增長,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005年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為20.6億噸標準煤,能源消費總量達到22.3億噸標準煤,石油凈進口量1.4億噸,對外依存度超過40%。有關專家測算,如果充分利用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物質能資源,可新增5億萬噸左右標準煤,約占全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的24%。積極發展農業生物質能產業,對緩解化石能源供應緊張局面、優化能源結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建立穩定的能源供應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秸稈顆粒生產設備廠家,內蒙古飼料顆粒機,秸稈生產顆粒設備
5、有利于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化石能源造成的環境污染相當嚴重。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高達69%,煤煙型污染程度一直較高。同時,部分農村地區大量使用薪柴等作為生活燃料,導致森林植被破壞嚴重,大量農林廢棄物得不到及時有效處理,資源污染日益加劇。然而積極發展生物質能產業可以有效替代高污染、高排放的化石能源,降低薪柴使用量。資源化利用農林廢棄物再加工高清潔顆粒燃料是推動節能減排的戰略舉措,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此舉有利于建立高效節能、低碳減排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顆粒機生產技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