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爵本就是鳥雀之義。基本都是三足,前流后尾而有持,束腰深腹,上立兩柱。后來演變很多,不再詳述。
二.爵本是禮器。禮器分酒器,食器,水器,樂器。而古禮重神。酒是通神之祭品。所以酒不是一般人任意時候都應該喝的。而是在祭祀燕禮等場合才應飲用的。
三.鳥爵的造型,一來是被認為祭祀追思商人祖先玄鳥的,二來是以器言禮的。禮者,理也。也就是題主問的所謂哲學吧。其實和今人說的哲學并不等價。
1.*大的作用是酒過而鳴召其神,以為鳴節。故有前流后尾之銳形。酒也有不同講究就不多談。就看篆文的爵字,其中是個鬯字。這是郁金草加黑黍釀制專門祭神的黃金色的甜釀。
2.束腰有止,深腹有容,飲時得會飲才可以,不然不是飲不盡,就是喝太快,再就是出不了聲的,還會灑一臉。^_^。*一次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灑了一臉。。。這是個純粹的技術活,而這個爵形就是一個“技術性”的容器
.3.兩柱稱拄眉,也稱鄉衡也是為了仰酒勿過,不疾不徐,余音不絕,以致召感。古禮站著的時候,不許大仰首,但飲酒必起身,爵形又是深腹,其實挺難完成要求的。所以拄眉的出現就是為了保持儀容。即不灑臉上,又配合束腰深腹器形可以徐徐飲盡。因此一般早期的拄眉是有用的,都比較高。
爵者,量也。爵位越高,其爵越是束腰深腹,保持儀容而盡其禮的難度越高。所以爵是有不同的品級的。精通此道的人,看見爵形就知道是什么爵位的人啦。有多大的能力。以器言道,不是虛言。
到了周代,周武王覺得商人誤國全在酗酒,所以干脆禁酒,酒器就沒有商代的精美講究,長流銳形,束腰深腹這種實際的功能形成的形制漸漸沒了。但周人講究食器,就又變得精美了。但祭酒,五爵等等傳統都保留下來,就是器物造型有所變化,很多實際的功能被取消。都是象征的意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