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主要功能
1. 建設環境資源目錄
建立環境信息資源目錄體系,以信息資源分類為基礎,采用統一的標準對環境信息資源進行描述,以目錄技術、元數據技術和網絡環境為支撐,將信息按一定的原則和方法進行區分和歸類,并建立起一定的分類系統和排列順序為環保業務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環境信息資源發現、定位功能以及相關應用。
2. 實現數據交換共享
建設數據交換共享平臺,把各種紛繁復雜的數據系統集成在一起完成特定業務,提供同構數據、異構數據之間的數據抽取、格式轉換、內容過濾、內容轉換、同異步傳輸、動態部署、可視化管理監控等方面功能,支持的數據包括各主流數據庫、Excel、規則文本、數據接口等各種格式,并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定制開發特定業務服務。能夠完成縣區環保局、地市環保局與上級領導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
3. 實現數據挖掘分析
數據中心整合了在線監測數據,可以利用海量的在線監測數據對環境狀況做分析、評價和預測。數據分析可以統計限定時間內環境質量數據的*大值、*小值、平均值、超標率等,生成各種報表。數據中心系統集成先進的數據挖掘工具,采用人工神經網絡,決策樹,遺傳算法,近鄰算法等挖掘技術,計算出環境狀況變化趨勢。
1、2主要特點
環境數據中心必須是一個具有高處理效率、高可靠性、配置靈活、界面統一、易于操作的實時信息處理和業務應用系統,主要特點如下:
(1) 統一的標準規范體系下實現有效的集成
制定“一套標準”就是環境信息化要在統一的標準規范體系下實現有效集成。制定環境信息化標準規范,并依據標準對現有各個業務系統進行整合;結合今后環境保護業務發展趨勢規劃建設數據中心,從而滿足各類環境信息的關聯性、數據準確性、及時性的要求,提高環境管理部門業務操作效率,并為制定環境政策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2) 完善的環境數據資源目錄
信息資源目錄是數據中心實現數據共享的主要方法,信息資源目錄描述的主體是數據集,通過信息資源目錄功能,構建面向用戶的數據共享服務體系。環境信息資源中心結合國家標準和環境信息資源中心的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環境資源目錄。對目錄資源進行展示、導航,完善對目錄資源關聯的數據和元數據進行查詢、查看、導出打印等功能。
(3) 完美的空間及業務數據管理
我們系統可以采用通用的地圖,如百度地圖,高德地圖,作為GIS基礎平臺,也可以采用國產的超圖,或者ESRI公司的國際化產品ARCGIS作為GIS基礎平臺。充分保證了系統的功能全面化、先進化。所有的環境業務數據均可分類分層展示與空間數據充分疊加融合,真正實現環境信息可視化監控管理。
(4) 靈活的環境資源信息交換共享
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