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備檢驗維護工作現狀
搞好設備檢驗維護是貫徹“安全*一,預防為主”方針,進步設備可靠性,保證設備安全經濟運行,充分發揮設備潛力的重要措施。但在近幾年企業改制過程中,有部分單位在安全生產治理上出現放松,比較突出的題目是對設備檢驗維護工作重視不夠,為了實現減員增效,在設備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檢驗維護職員反而減少了,使企業難于按規定完成對設備的定期檢驗、維護、預試等,個別單位的設備甚至到了不破不修,不壞不修的狀態。
2、設備檢驗維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題目
當前設備檢驗治理方面普遍存在的一個題目是對國家電力公司、原電力部頒發的設備檢驗導則和工藝規程等,貫徹不夠認真。近十多年來,原電力部先后頒發了多種設備檢驗導則和檢驗工藝規程,其中主要有《發電廠檢驗規程》(SDJ230-87)、《電力變壓器檢驗導則》(DL/T573-95以下簡稱“導則”)、《有載分接開關運行、維修導則》(DL/T574-95)和各種少油斷路器檢驗工藝導則等。其內容深進具體,切實可行,是指導設備檢驗維護工作的文件。固然這些規程在頒發時,電力部都要求各單位認真執行,但迄今仍有部分單位未認真貫徹。
2.1未按規定的設備檢驗間隔和周期執行
如在《發電廠檢驗規程》中規定燃煤鍋爐和相配套的汽輪發電機組大修間隔為3年、燃油機組為4年、主變壓器為10年。據統計資料說明,由于制造和安裝遺留的題目,國產變壓器在投運5年內故障率較高,故導則中規定,主變投運5年內應進行*一次大修;少油斷路器投運一年后應進行大修,以后分10kV等級的每3~4年一次、110kV等級的4~5年一次、220kV等級的5~6年一次等。查閱一些單位的檢驗記錄,可看出上述規定并未得到認真執行(經技術鑒定,主管部分批準延長檢驗間隔者除外)。有的變壓器和斷路器已投運十多年,除臨修外從未進行過大修。
2.2對檢驗前的預備工作重視不夠
2.3設備大修多數沒有按規定的檢驗試驗項目執行
變壓器大修時,導則中規定共有15個大項、121個分項,但從一些單位的大修記錄看,相當一部分檢驗項目被刪掉。如對繞組檢驗,按導則要求在檢驗中應用手指按壓繞組表面,檢查其盡緣狀況,并進行分級。按壓時盡緣有彈性,按壓后若無殘留變形,則為良好狀態,屬一級盡緣;若彈性較差,但按壓時無裂紋、脆化,則為合格狀態,屬二級盡緣;若盡緣脆化,呈深褐色,按壓時有少量裂紋和變形,為委曲可用狀態,屬三級盡緣;若盡緣已嚴重脆化,呈黑褐色,按壓時即酥脆、變形、脫落,甚至可見裸露導線,為分歧格狀態,屬四級盡緣。類似這些非常重要而又簡易可行的檢驗項目,很多單位都未認真執行。設備雖通過大修,但有關職員對變壓器的盡緣狀況卻心中無數。其它如對引線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