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器是我國古陶瓷中*具代表性的優秀品種之一。起源于唐代,發展于元代,成熟于明、清,并成為主流,一直沿用至今。清代是中國青花瓷器的高度發展時期,陶瓷史上的黃金時代,各種具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云集景德鎮,形成該鎮“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的繁榮局面。體制上承襲明代,繼續在景德鎮設置御窯廠燒制宮廷御用瓷,并實行官搭民燒的辦法。清代青花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狀況,*能代表景德鎮制瓷工藝水平的仍然是官窯產品,質量精良,主要擔負著朝廷陳設和生活用器及對內外賞賜和交換的需要。而民窯青花風格上則表現出自然、淳樸、流利,富于藝術氣質。
藏品出手上門交易聯系胡總:13615862070 微信同號
今日藏品——清青花雙耳四方瓶
該青花雙耳四方瓶作品,以青花為主表現手法,整器四方造型,上口徑5.3CM,高29.2CM,底徑8CM。器形壯重,型正釉佳,耳美觀大方,從撇口收頸,頸部有出戟耳,從口沿至足部有近十層花卉紋飾,主題紋飾為纏枝西番蓮花,典雅艷麗,釉質清亮青花濃重,從畫工和制作上講用筆雖細卻不拘謹,頗有章法,可稱得上是清同類器形中的佼佼者。青花發色溫潤,實為精品之作,極具文化和收藏價值。
清代青花瓷生產年份的跨度很大,清朝政府從1644年建立,到1911年滅亡,歷經260多年,民窯青花瓷的生產一直沒有間斷過。清代早期,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統治時期(簡稱“清三代”),是中國封建社會*后一段盛世,經濟繁榮,社會富足,制瓷業發展達到新的高峰,青花瓷的生產非常講究,用料上乘,做工精細,釉面潤澤,繪畫生動流暢,其價值自然就高。另外,越是年代久遠的藏品,流傳到現在就越不容易,其傳世量也就越少,未來青花瓷升值潛力無限大。——巨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