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治療方法,沙盤游戲受榮格積極想象技術及其理論的啟發,經由洛溫菲爾德(MargaretLowenfeld) 和多拉•卡爾夫(Dora Kalff)等人的不斷努力,再加上古代傳統的啟迪和兒童天性的自發表現,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最終形成并得以問世。一開始,它的治療對象主要是兒童,已逐漸擴展到對成年人的心理分析與治療。
簡單的地板游戲在孩子們的手中反反復復擺弄了千百年,而*一個在這不起眼的游戲中發現光芒的幸運兒,卻是著名的英國作家威爾斯。威爾斯以其對幼兒自發游戲和創造性想象的熱情以及細致而敏銳的觀察,記述并撰寫了兩個兒子在家中的游戲過程,并評論說這些游戲可以為孩子建立一種廣闊、激勵人心的思維模式。在他所著的《地板游戲》和《小小戰爭:男孩的游戲》兩本書中,威爾斯首次發現與描述了這影響沙盤游戲療法產生的自然游戲中所包含的心靈創造的力量。人類的苦難也會同時帶來某種幸運,飽受疾病與戰爭折磨的心理治療師萊溫菲爾德便是這樣的一位幸運兒。1928年,富有智慧和同情心的她把地板游戲引進了兒童心理診所,沒過多久,孩子們就自發地把診所中的沙盤和地板游戲結合起來,并稱其為“游戲王國”,這便是后來被心理治療師所稱的“世界技術”,同時,也是沙盤游戲心理治療的雛形。
自沙盤游戲從產生幾十年中,沙盤游戲療法的實踐已經有了飛速的發展,除了可得到的縮微模型的數量及種類越來越多外,沙盤游戲療法的對象也開始逐漸從兒童轉向成年人,從病人轉向所有的正常人。另外,沙盤治療師們在沙盤游戲中對出現的古代象征符號的價值的興趣也在日益增加。這些象征有上帝和女神,荒野中的生物,以及關于英雄的傳說。它們對沙盤治療師的價值在于,通過認識到沙盤布景的物象和象征與古代世界中的原型之間有某種關聯,可獲得關于治療過程的更深一層的知識。可見,沙盤游戲治療的過程不僅觸及了我們情感的核心,即心理情結,還觸及到深不可測的集體無意識領域,即各種心理原型。因此,沙盤游戲療法本身不但可以起到心理診斷與治療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起到心理輔導與教育的作用。運用沙盤游戲及其治療方法于正常的教育過程,尤其是關于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教育過程,正被看做是沙盤游戲療法的一種新的發展。
基礎型(推薦)ZX-SP1000
1.沙具1000件(沙具類型包含:宗教類、人物、建筑、交通等各類型)
2.標準沙盤1個(尺寸: 72*57*7cm)
4.沙具陳列架2個(尺寸:150*120*30cm)
5.精選白色石英砂 10公斤
6.沙盤游戲指導書籍 1本
7.沙盤游戲視頻剪輯 1套
8.沙具輔助設備 1套
(版本不同主要是根據沙具的材質不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