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拆遷不靠蠻力拼實力——德凱律師出四招
俗話說的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作為企業,在拆遷中所遇到的問題要比普通住宅復雜的多。所以,在拆遷初期需要對今后可能遇到的疑難雜癥進行梳理、提前布局,做到未雨綢繆。企業拆遷補償要提高需要過過這四招:
*一招:了解法律程序和項目政策
1、知悉拆遷項目背景:拆遷主體是誰?項目規劃內容是什么?拆遷期限、規模是否和公共利益相關聯?拆遷項目是否得到區、縣及以上人民zf的批準及補償標準是否符合相關征收文件規定?是否有完善的聽證程序等等。
2、吃透各項拆遷安置補償政策:雖然拆遷方所制定的各項補償政策標準普遍偏低,在確定補償時僅有參考作用,但需要仔細推敲才能發現政策中的不合理、不合法之處。另外,律師在辦案過程中經常遇到補充項目缺漏項的情況。比如明明拆遷項目實施意見中包含了停產停業損失,但是拆遷方偏偏告訴您條件不符合不予補償,或者告知征收項目沒有土地補償費等。
第二招:加強企業自身裝備
1、提前整理企業資產,準備企業財產清單、材料清單。一定要在拆遷開始前對核心資產做到心中有數,不能指望評估公司或拆遷方來評判。大家都清楚,評估公司是拆遷辦進行委托,評估價格的任意性很大。企業財產清單主要包含企業范圍內的土地面積、廠房、辦公室、員工宿舍、固定或可移動附屬設施等,對于可移動設備及附屬設施按照因搬遷導致貶值的損失進行統計計算,預防評估報告缺項漏項,損害企業的合法權益;企業材料清單主要包含被拆遷企業的土地使用證明、各類協議、廠房建設工程規劃的各種許可證、營業執照、納稅憑證等。
2、對企業進行自我體檢,消除法律隱患。在拆遷這場博弈中,拆遷方會使出各種手段對被拆遷企業進行施壓,比如讓稅務、消防、安全監管等部門去查企業的稅收、防火、安全生產等問題。需要提前防范,提前布局。另外,對即將到期的銀行貸款積極應對,遇到拆遷,平時比較容易通過的申請延期或者是新代換舊代的手續難以辦理。此時若企業資金周轉不順暢就會非常被動,甚至是帶來致命的打擊。
3、建立信息渠道。企業在日常經營中積累的一些社會關系不一定能對補償價格直接發生作用,但是其對于信息搜索有利,要隨時了解拆遷進度。
第三招:能力不夠,幫手來湊。
企業遇到拆遷,一般會聘請專業的律師和專業的評估和財會人員進行賬目梳理和資產評估,然后準備好談判方案和應急預案。在拆遷項目啟動前做好法律保護措施,防止被強制拆遷或者是wf強拆。
第四招:做好長期維權的心理準備:
拆遷是一場重大利益的斗爭,不要期望通過幾次談判就能解決問題,沒有堅定取得合理補償的決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