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錢幣收藏與研究的深度和廣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錢幣收藏愛好者遍及全國城鄉,流散民間的珍稀歷史錢幣不斷被發現,特別是大規模的基本建設,不少歷史錢幣重見天日,其間不乏很多精品,機制銀元也成為錢幣投資收藏新熱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國民政府推行新式貨幣制度,仍采納甘末爾氏的金本位幣制,欲全國實施,仍命當時之中央造幣廠(即今上海造幣廠)試鑄*一套金本位。其中面值分為壹圓、半圓、貳角、壹角四種為銀質。半毫、貳仙二種面值為鎳質。壹仙面值為黃銅。以此形成一整套的金本位幣錢幣家族。計劃推行之際,因不適合中國當時的國情,遭致各界的強力反對,因此胎死腹中,終未采行。
根據赫維德之說法,金本位幣壹圓原本設計與后來的量產船洋相似,惟國民政府以青天白日為國民黨徽,欲將之鏤刻于幣面,因此加上旭日與象征三民主義的三只海鷗;又因財政部要求將金本位字樣標示其上,故再將海鷗移到水面。也就是說,船洋各式幣問世之順序,恰與原始設計之構思相反。后國民政府在民國廿二年正式公布“廢兩改元”的銀本位幣制,發行剔除金本位幣字樣、俗稱“三鳥”的壹圓銀幣。(世華)
金本位幣銀質樣幣設計為正面孫中山肖像,采用民國十八年帆船銀幣意大利版之孫中山側面像,背面圖案則采用中央造幣廠美籍總技師赫維特(CLIFFORD HEWITT)設計的雙桅帆船,航行于海上,船右側東升旭日,水波紋上有三鳥飛翔,上邊金本位幣壹圓(或半圓、貳角、壹角),整體構圖精美非常。其鑄幣模具則委請美國費城造幣廠總雕刻師辛諾克(JOHN SINNOCK)擔綱雕制,在中央造幣廠(今上海造幣廠)鑄造。
近日,有幸得見壹枚銀元精品:民國二十一年金本位幣,藏品直徑:39.3mm。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孫中山像金本位幣壹圓銀幣的正面為孫中山側面肖像,背面為雙帆船航行于海面,上環“金本位幣壹元”六字。帆船左側為海上日出和九條芒線,海面為三只低飛的海鷗,反面圖像與正面圖像整體錯位40° ,此枚金本位幣壹圓銀質樣幣品相保存之完美,幾近無懈可擊。打鑄深峻,圖文清晰,版底沒有絲毫劃傷,幣邊馬齒銳利,幣面呈現銀粉色光芒,熠熠生輝,是傳世所見金本位壹圓銀質樣幣中品相最為完美者。這枚民國二十一年孫中山像金本位幣銀幣,無論是因其稀少的發行量,還是它所具有的獨特的歷史紀念意義上來看,都無疑是收藏的佳選,再加上近日金銀幣收藏市場的回溫狀態,因而更是值得人們收藏。
在眾多場近現代錢幣交易專場中,銀元是錢幣收藏的大類,歷來都受到很多藏家的關注,不同版別的銀幣都有獨特的韻味,值得藏家深品。民國二十一年孫中山像金本位幣壹圓是近代中國錢幣中的精品,有著歷史熏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