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推行并認證ISO14001標準的意義
ISO14001標準的總目的是支持環境保護和污染預防,協調環境保護與社會需求和經濟需求的關系。
貫徹ISO14001標準并獲得第三方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的普遍趨勢,對促進公司的發展完善和增強市場競爭力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1、提高公司的環境保護信譽
公司通過認證,獲得第三方認證機構頒發的證書,這就意味著公司取得了客觀證明,它向社會表明公司兌現環境承諾和對環境因素的控制能力。從而通過第三方認證機構的證實,樹立起善待環境的企業形象。在綠色消費之風盛行、綠色貿易壁壘林立的形勢下,有了這張“綠色通行證”,對公司是很有意義的,這不僅是提高產品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有時甚至關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獲得認證注冊和認證標志充分體現了公司對消費者、社會提供的環境保護保證,有助于提高公司信譽,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而且,隨著市場經濟運作的不斷規范,已認證需方選擇合格供方、工程或大宗采購招標往往將獲取環境認證作為供方必備條件之一,如建筑工程及配套建筑材料招標等。
也正因為如此,許多有遠見的公司在ISO14001標準還處于草案價段,他們就根據得到的信息,做好了認證的準備工作,ISO14001標準一發布,他們便搶先通過認證,其發展速度超過了ISO9000認證。這種現象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ISO14001認證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規范公司內部環境管理
ISO14001標準是針對公司的管理組織結構、人員和技術能力、規章制度和技術文件、內部監督機制等一系列體現公司保證環境質量的管理措施的標準。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規范公司內部環境管理:
(1)環境管理組織結構:
公司為保證環境表現符合國家或地方的環保標準,必須建立環境管理組織機構并明確職責和權限、做到定崗、定職、定責,實現全員崗位責任制。
(2)環境行為程序化:
對公司的環境表現和管理行為必須根據國家環保標準制定相應的環境手冊、環境程序文件、規章制度、作業標準、環境管理內審程序、環境記錄,并使之規范化、文件化,確保各項環境表現和管理行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控制過程:
環境管理是通過對產品生產全部過程的環境表現加以控制而實現的。應從市場調研、確定產品、設計開發產品、采購原材料,到生產、維護、檢驗、包裝、倉儲全過程按程序要求控制環境表現,并要求過程具有標識性、監督性、可追溯性,將環境管理納入質量管理過程中,與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整合,防止環境污染,節約資源和能源,提高公司效益,改善環境質量。
(4)自我完善:
通過定期開展內部環境管理體系審核、管理評審,總結、評價環境管理體系,建立糾正和預防措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