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面防水系統(tǒng)的設計
一、橋梁防水系統(tǒng)的設計
1.混凝土本身的自防水
混凝土經(jīng)常接觸水的部位都要設計為防水混凝土,保證本身的密實性和防腐蝕的性能。尤其是橋面和下部結構水位浮動的部位。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或超細粉等可以減少水泥帶入的堿量,加太鋼纖維深丙烯纖維可以對膨脹、開裂起到阻裂作用,并具有很好的抗?jié)B能力,達到自防水的基本要求。橋面水泥混凝土的平均厚度不能小于10cm,最薄處厚度不能小于8cm,而且混凝土本身的配比設計以及澆筑質(zhì)量是最重要的。橋面鋼筋網(wǎng)鋼筋直徑不宜小于10mm,間距不能大于150mm。很多橋梁不到十年甚至兩三年就破壞,設計橋面鋪裝的不盡合理和施工質(zhì)量存在缺陷是主要原因之一。
2.橋面防水涂層
無論橋面混凝土施工質(zhì)量如何好,均不能完全保證不開裂。所以橋面水泥混凝土鋪裝層上面必須設置防水層。防水層不但本身要起到防水作用,而且要求其與水泥混凝土和瀝青混凝土都有很好的親和性,附著力好。下面能牢固地與水泥混凝土表面粘結,上面與瀝青混和料牢固地粘結。否則就成為一個層問抗剪力很低的夾層,將導致橋面瀝青混凝土出現(xiàn)擁包、滑移,直至松散、破壞。
3.伸縮縫的防水
以前修建的橋,伸縮緩下面的梁端和帽梁受水損害嚴重。由于伸縮縫的形式及安裝質(zhì)量問題,造成該部位容易損壞。除了毛勒縫、仿毛勒縫之外,對伸縮量小于5cm的小變位伸縮縫,采用聚合物改性瀝青彈塑體填充式伸縮縫,也能成功地解決伸縮縫漏水的難題。
4.橋面雨水孔與水落管
橋面雨水孔與水落管的設置應該像屋面一樣的嚴格,但是無論設計還是施工,都容易忽略。常見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下面幾點:收水口小,不能及時將水泄走;收水口標高高于周圍標高,造成積水;收水口高出水泥混凝土表面,而且周圍混凝土不密實,造成管周圍漏水;出水管過短,發(fā)生尿檐現(xiàn)象。從而導致收水口周圍以及邊梁外側混凝土的破壞。
5.欄桿外測與人行道的構造
欄桿外側應設計為光滑的表面,底面設有止水槽,雨水能很快地順外側流向地面,而不應再流向邊梁。設有人行道的橋梁,人行道的防水也不能忽視,防止雨水滲流到主梁。但有些設計忽略了這一點,雨水從人行道縫隙滲漏,沿外側漫流,從而造成邊梁翼板及外側的污染和腐蝕,所以邊梁外側首先破壞。
6.梁端和帽梁的防水
由于伸縮縫很難保證完全不漏水,而伸縮縫的漏水對梁端和帽梁的損害又比較嚴重,所以,對梁端和帽梁頂部也要進行防水處理。
本公司經(jīng)營
1:橋面防水,橋面拋丸,舊橋加固,橡膠支座修復等路橋養(yǎng)護施工項目。
2:支座,伸縮縫,配套鋼板,等橋梁產(chǎn)品的更換與銷售。
3:防水板,止水帶,止水條,密封膏,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