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采取百分制,企業達到70分以上即可通過,高新認定通過的企業,可以獲得不少于95萬的國家補貼。如有不懂的地方,歡迎隨時向我咨詢。
1.核心自主知識產權:30分
2.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
3.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20分
4.成長性指標:20分
合 計:100
以下是關于高新認定最關鍵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方面的三大形式各自的優缺點,對企業認定為高新企業之后的成長也要極大指導意義:
一、自主創新模式的優、缺點
自主創新所具有的優點對高技術企業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是給予自主創新者的技術壟斷地位和保護,自主創新在技術方面就具有了較強的壁壘。
二是由于跟進者對新技術的解密、消化、模仿需要一定的時間,發展成為較強的競爭者也需要一定的過程。因此,自主創新企業能在一定時期內獨占某項產品或工藝的核心技術,使自己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三是在一些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往往能引致一系列的技術創新,帶動一批新產品的誕生,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
二、模仿創新模式的優、缺點
模仿創新并非簡單抄襲,而是站在他人肩膀上,投入一定研發資源,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開發,特別是工藝和市場化研究開發。這種模式適用于技術力量尤其是研究與發展力量不足、資金不足的情況,可在有限資金和技術力量條件,迅速積累技術能力、提高研究與發展水平。
另外,企業模仿過程中選擇的是最成功的技術成果加以引進購買、消化吸收與改進,并將自己的研究開發活動集中于特定的領域、漸進性的改進,有效的回避了高技術的爭奪,創新的過程針對性很強。因此模仿創新往往具有低投入、低風險、市場適應性強的特點。
這表現在產品成本和性能上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成功率更高,耗時更短,也使得創新產品的市場適應性非常好。
模仿創新模式的主要缺點是被動性,在技術開發方面缺乏超前性,出讓技術的發達國家仍然控制著某些核心技術,容易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技術控制,當新的自主創新高潮到來時,就會處于非常不利的境地;模仿創新往往還會受到率先創新者技術壁壘、市場壁壘的制約,有時還面臨法律、制度方面的障礙,如專利保護制度就被率先創新者利用作為阻礙模仿創新的手段;在過程中會花費大量外匯。如果應用的不得當,勢必造成一種技術依賴,對本企業的長期發展不利。
三、合作創新模式的優、缺點
合作創新通過聯盟使創新要素優化組合,優勢互補,提高創新效益,最終使各方共同獲益如我國推行的“產、學、研”合作模式,通過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生產優勢、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