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標準局BIS(The Bureau of Indian Standards),是印度標準及認證事務的主管部門。BIS具體負責產品認證工作,它也是印度*一的產品認證機構。
背景:
印度在獨立前沒有全國性的標準及認證機構,當時國內多使用英國及美國標準。1947年印度獨立后,政府在新德里組建了印度標準學會(ISI),并按專業領域分設專業標準委員會,承擔印度標準的制定任務。1952年開始,印度開始實施“ISI標志”認證制度。1966年印度成立了標準工程師學會(SEI)。1986年,印度設立印度標準局(BIS)。1987年4月1日印度標準局正式取代印度標準學會(ISI)成為印度法定的全國性標準及認證管理機構。
認證原則:
1、部分產品為自愿認證:印度的產品認證實行自愿認證原則,旨在為最終消費者提供有質量保證、安全可靠的產品。
2、部分產品為強制性認證:考慮到公共衛生和安全以及大眾消費等因素,印度政府通過發布即時法令,對特定產品施行強制認證。印度標準局僅就申請授予認證證書,強制的具體工作由相關權力機構執行。
認證標志:
BIS頒布的ISI標志是產品符合印度標準的標志,也是符合產品規格證明。所有的BIS認證均執行印度標準,檢測合格獲得證書的,使用通用的ISI標志。由于相當一部分印度標準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標準、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一致,印度標準號也與ISO/IEC標準基本一致,某些標準還具有雙重編號,如IS/ISO或IS/IEC,因此冠以IS/ISO、IS/IEC雙重標志。
認證模式:
BIS產品認證通過對工廠質量管理體系的初次檢驗和評定,樣品檢測,確認合格后發證,認證后由工廠質量管理體系監督。
通過對工廠和市場上抽取樣品進行檢測,來確定產品是否與印度標準保持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