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釗-15111277941,QQ:2182867251
1.新法令將從今年3月1日正式實行。
2.SAA認證和C-Tick認證講逐步取消,代之以RCM認證,該認證涵蓋安規和EMC(C-TIck可能仍然會適用于一些小功率的無線產品)。
3.所有電子產品,將分為三類:High,medium, low Risk。我們目前沒有詳細的劃分范圍資料,一般來說,電池驅動和電壓在12V以下的產品是低風險,240V標準電壓產品為中風險,高電壓產品為高風險。低風險產品的緩沖期是6個月,中高風險產品緩沖期為3年(該期限是澳洲相關協會的建議,但是具體法令上政府還沒有最終確認)。
4.RCM認證只能由澳洲當地公司申請,該公司必須向澳洲政府申請一個RCM號碼。中國生產商和出口商可以用自己的名義申請IEC或者AS/NZS報告,但是該報告必須交由澳洲進口商來申請RCM。申請注冊費用為每年每產品每商標75澳幣(舉例說明,澳洲某個公司擁有兩個商標:A和B,他從中國進口了完全相同的一個批次的產品,一半打上A的商標,一個打上B的商標,那意味著必須支付150澳幣每年的注冊費用)。
5.根據該專家的意見,由于進口商將承擔產品質量不合格的風險(責任方),而且非澳洲公司無法直接申請RCM認證。則估計,越來越多的稍有規模的澳大利亞公司,會改變目前為了降低費用,由中國生產廠承擔費用制作報告和申請SAA的做法。他們將傾向于指定有一定能力和聲望的實驗室,提供保險的報告和測試數據,再由他們來申請澳洲RCM認證。
6.理論上,澳大利亞實驗室也可以作為申請方幫助某個公司獲得RCM的認證。但是根據該專家的意見,由于從法律上承擔的責任較大,估計大部分澳大利亞實驗室不會主動冒這個風險,即使來做,相關費用也可能會比較高。
歐盟: CE、RoHS、ERP、GS(德國安全),E-MARK(汽車電子)等;
美國: FCC、UL、ETL、FDA等; 加拿大:IC、CSA; 巴西:INMETRO; 墨西哥:NOM;
澳洲: RCM、C-TICK、SAA、A-TICK等;
亞洲: 日本PSE、VCCI、TELEC; 韓國KC; 臺灣BSMI、NCC; 新加坡PSB; 印度BIS; 中東:沙特SASO、COC等;
中國: CCC、CQC、質檢報告、型號核準SRRC、進網許可證等;
國際體系: 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ISO16949、ISO13485、ISO17025、BSCI等;
可靠性:IP防塵防水、IK碰撞、高低溫、振動、跌落、鹽霧、溫度沖擊、斜面沖擊等;
化學:RoHS、REACH、LFBG、PAHS、加洲65、鄰苯等;
能效:中國節能認證; 美國:能源之星、DLC、DOE、加洲CEC; 歐盟ERP; 澳洲GEMS;
其它: 國際認證CB、電池UN38.3等;
張釗-15111277941,QQ:2182867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