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GIS如何對接傾斜攝影建模成果?
近年來,傾斜攝影技術經過不斷的發展、應用和推廣,已經從一個舶來的新概念發展成為一項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技術。但是,關于傾斜攝影的相關知識你可能還有很多需要了解,比如,為了讓傾斜攝影技術落地應用,三維GIS如何對接傾斜攝影建模成果?
首先,我們分享一下目前市場上三種基于傾斜攝影建模的技術及相關模型數據類型:
建模工藝一
*一種建模工藝是由傾斜攝影提供模型紋理、由機載雷達構建模型骨架,再通過適度的人工干預生產出傾斜攝影模型。目前了解過具備這種建模工藝的數據廠商有:武漢華正、東方道邇及中科遙感。
這種工藝的成果數據,模型本身就是單體對象化的,骨架也比較平整,在適度人工干預后,模型的整體效果也非常不錯,常見的一些格式有*.obj、*.max等。
效果圖1
效果圖2
可能有人會說,這種成果數據只有模型,沒有地表。
其實不然,在該工藝流程下,地表有兩種生產方式:
(1)用相同方式構建地表模型
(2)用地形加影像(DEM+DOM)代替地表模型
建模工藝二
第二種建模工藝是自動化建模方式:只通過傾斜攝影獲取的多視角影像來生產模型。
按照這種建模工藝生產的模型成果是我們經常提到的Mesh(三角網)模型。目前我們在中國市場接觸過的自動化建模軟件有六款,分別是:街景工廠、Smart3DCapture、Altizure、PhotoScan、Pix4D、無限界。
這種建模方式有兩種輸出模型的方式:
一種是不分層分塊(不包含PagedLod信息)輸出,只輸出*精細的模型文件;
一種是分層分塊(含PagedLod信息)輸出,通過點云的多級簡化生成對應層級的網格模型。
模型輸出的常見格式有osgb、dae、obj、s3c(Smart3D私有格式)、3mx(輕量級的開放格式)等。
效果圖3(刪除掉紋理后的效果)
效果圖4(刪除掉紋理后的效果)
效果圖5(刪除掉紋理后的效果)
這種模型*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的地表都是連在一起的,道路、模型、小品及其他附屬設施都沒有被區分開。
此外,模型的數據量也非常大。具體表現在:
(1)模型的三角面數量很多
(2)每個三角面對應一張紋理,無重復貼圖
(3)具備多級LOD(Level of Detail,層次細節)
建模工藝三
第三種也是自動化建模,再通過修飾軟件進行人工修飾。修飾的細節包括:模型的骨架變形、建筑物底部紋理的遮擋等。修飾后的模型成果不破壞自動化模型成果的結構。目前我們知道的軟件有天際航的DP-Modeler。
現在問題來了:對于這三種不同數據生產方式,三維GIS平臺如何實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