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海吉星蔬菜批發(fā)市場采購蔬菜,本想從萬家麗上高架轉(zhuǎn)長沙大道,不巧交警叔叔把手一揮(交通管制),只得從高架下面走了。更不巧的是,堵車,堵車,堵車,前面路口綠燈亮完紅燈亮了還沒見前面車子有動靜,眼前清一色紅色尾燈,哎。。。
u=3674518260,535607138undefinedfm=11undefinedgp=0.jpg
百無聊奈,只得打開FM101.7音樂U電臺聽聽歌打發(fā)一下時間,巧的是電臺沒有放歌而是在講一個關(guān)于番茄炒蛋的故事,叫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是不是有點怪,番茄炒蛋能有多大???
故事說的是一位留學美國的中國男孩想做一道中國菜給同學們品嘗,想來想去會的不多,決定做一道番茄炒蛋。眼光還是不錯的,在國外這可是和麻婆豆腐一樣有名的中國菜。問題是,他不會做,怎么辦?華盛頓時間15:00打電話給父母說要親自下廚請同學吃晚飯之類,請父母協(xié)助。父母只得立刻穿衣起床,一個做一個拍視頻,一至忙活到天亮。
timg (3).jpg
其實聽完這個故事,內(nèi)心真的感觸良多。從父母來講,為了教在國外留學的兒子做一道連小學生都會做的番茄炒蛋不惜凌晨三點起床。這對父母為兒子所付出的不能僅僅用一個愛來描述,確切地說是溺愛。其實在中國這不是什么新聞, 也不是什么個別現(xiàn)象,而是普遍存在的一個社會現(xiàn)狀。別的不說,現(xiàn)在小孩上學,家長包接包送,甚至有家長還在學校門口舉旗引導交通,更有家長專門陪讀,各種各樣興趣培訓班,各種營養(yǎng)套餐。。。。。然而,這樣保姆模式的教育下,在學校似乎并無不妥。可是,一旦走向社會,猶如將長在溫室大棚的鮮花突然移到太陽下,他們會不會有點不適應呢?
timg (5).jpg
回想我的童年,除了開學*一天有父親或母親陪同(交學費)其他日子全部都是自己走路去。印象最深的是96年冬天有一天下很大的雪,早上起來雪沒過膝蓋父親仍然讓我獨自一人去上小學。那個年代不像現(xiàn)在通信發(fā)達,學校特殊情況放假只需在群里面發(fā)個通知大家都知道了,等我在大雪中不知摔了多少跤趕到學校才知道今天放假了,我只得冒著風雪往回走,到家衣服都濕透了整個人瑟瑟發(fā)抖。
當然,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特殊的印記,上一代人過的生活與這一代人過生活確實是由于生活條件大大提高而大有不同,只是過分的寵愛并不一定完全對的。
timg (4).jpg
​
反觀這個留學生,一個連番茄炒蛋都不會的留學生。不會做番茄炒蛋并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是一個離開父母就什么生存技能都不俱備多少讓人唏噓。有一個游戲可以形容現(xiàn)在的情況----老鷹抓小雞。家長在前面當母雞拼命保護身后的小雞,小雞則在身后嘻戲。小孩長大離開家后,就猶如離開母雞保護的小雞般無所適從。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