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質:熔點267~272℃(分解)。旋光度+43.3°(c=0.9,吡啶),32°(乙醇)。略溶于甲醇、乙醇、水、可溶于熱稀甲醇、熱稀乙醇,不溶于非極性溶劑。是一種四羥基吡酮的碳酮苷,屬雙苯吡酮類黃酮類化合物。
2.植物來源:存在于漆樹科植物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果實、葉、樹皮,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根莖、地上部分,鳶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花、葉等植物中。
3.藥理功能:本品具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抗炎、抑菌、抗單純皰疹病毒HSV-2,利膽和免疫作用,緩解HSV-2病毒引起的骶骨神經根病:表現為臀部或股部疼痛或感覺異常、尿潴留,它伴隨癥還有直腸炎、尿道炎綜合征等。HSV-2病毒婦女發生宮頸癌的危險性比一般婦女大5~10倍。對模擬高原急性低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目前臨床上應用主要有芒果止咳片、芒果止咳膠囊、芒果苷片、芒果苷滴丸,而這些藥劑僅限用于呼吸系統疾病。漆樹科植物芒果,在《開寶本草》中記載食之止渴,葉煎湯飲,治渴疾;《本草綱目》記載其乃果中*品;《本草綱目拾遺》記錄了芒果能益胃氣,止嘔暈的功效。現研究發現存在于芒果的枝條、葉、樹皮的芒果苷具有抗炎、解熱鎮痛、抗菌、免疫調節、降血糖、抗氧化等廣泛的藥理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