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辟谷,很多人都經歷了從不了解、不信任、不接受到好奇、接觸、認可逐步轉化的心路歷程。
“辟谷”源自道家養生中的“不食五谷”學說,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又稱卻谷、去谷、絕谷、絕粒、卻粒、休糧等。辟谷最早的記載源自《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作為一種延年益壽的養生法則,辟谷在很多古書典籍里也有記載。
道家在辟谷養生中說:“若要長生,腸中常清;若要不死,腸中無滓。”辟谷養生是在古代就由道家修行總結出來的養生之術。通過辟谷養生,能夠讓人體真正受益,它之所以能延續到現代,就在于辟谷養生文化從古至今確實真正的給踐行者帶來了身心健康。
傳統的辟谷分為服氣辟谷和服藥辟谷兩種主要類型。服氣辟谷主要是通過絕食、調整氣息(呼吸)的方式來進行;服藥辟谷則是在不吃主食(五谷)的同時,通過攝入其他輔食(堅果、中草藥等),對身體機能進行調節。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現代人由于基因遺傳、生活方式、飲食結構、工作壓力、業力等諸多方面的原因,給自己的身體健康埋下諸多隱患。三高、心腦血管疾病、過勞、猝死、癌癥等各種疾病層出不窮,西方現代醫學只能醫病,不能醫心,只治局部,難以顧及人體整體等的種種弊端日益顯露,傳統辟谷養生重新回歸到現代人視野。
據了解,作為國內為數不多擁有自家基地的虔修項目,依托虔修基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農耕體驗,結合現代基因檢測技術,中西合璧,加上名家大師正確的指導,讓辟谷者能夠獨自吸收宇宙之間的自然能量,達到氣滿不思食的境界,實現天地人的完美和諧平衡。
虔修基地的養生項目,不僅有辟谷,還有禪修、國學等各類養生課程。合理科學的養生項目設計,不但為體驗者的腸胃提供一個前所未來的休整機會,掃干凈了血管中的廢物殘渣,使得血液循環暢通起來,有效的改善了其腸胃消化能力,讓體驗者的身體達到陰陽協調,健康平衡,免疫力大大提高,其它的禪修項目和國學課程更讓體驗者從心靈上和精神上得到升華洗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