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出現在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的基礎上,受琺瑯彩的直接影響而創燒的新品種,它以艷麗耀眼的顏色、溫文爾雅的韻味、卓爾不群的個性,融匯出迎合清代社會習俗的裝飾效果。
“雍正年制”款粉彩百花不落地筆海
雍正一朝,瓷藝精進,集歷代名窯之大成,括中外良器之精萃,誠如《陶雅》所稱:“至雍正,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致,幾于鬼斧神工!逼溟g既崇尚復古,亦勇于創新,鑄就千古不遇之輝煌。其中之雍正彩瓷以綺麗華貴而著稱,白地、胭脂紅、黃地、松石綠等各類色地不勝繁舉,若本品粉彩百花繁密不透者,則為雍正御瓷粉彩器之珍貴雋品,以其最為絢麗妍美,為古今中外藏家所珍。
本品為宮廷文房之首,胎體厚重堅致,造型端莊大方,平沿口,直腹,玉璧底。整器通體點綴月季、牡丹、菊花、紫薇花、蘭花、牽;、大波斯菊、秋海棠、百合、矢車菊、梅花、荷花、荷葉、虞美人等各式花朵,滿布器身,竟達數十種之多,中外品種聚于一處,相配相伴恰是巧妙。千姿百態的花朵,競相斗艷,盡顯嬌媚本色,圃簇繁麗,上下相映,各盡其妍,使人仿佛置身百花叢中,目不暇接。映襯的輔紋也精致非凡,讓畫面覆蓋全器,器不露地,寓意百花呈瑞,盛世升平。其設計獨具匠心,紋樣繁復,色彩絢爛,畫面雖繁密卻不亂,花葉分布各有主次,婉轉舒展,頗見柔美之姿。底部以藍料寫“雍正年制”四字方款,書法規整,結構嚴謹。
相較花紋更為瑣碎的乾隆百花器,雍正百花不露地者寥寥無幾,檢閱公私典藏,未見與本品全然相同者,紋飾較為相近的一例則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之雍正粉彩百花圖葫蘆瓶,可資比較。藝匠用不同濃淡、深淺的顏色表現本器之花,并運用陰陽向背法使其花葉更為鮮活,形神兼備,各具不同的風采。真可謂“百花”雖繁,卻有主次之分,密而不亂,極富層次感,洋溢出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給人以一種迎面而來密不透風之美感。本品尊貴典雅,釉彩妍美多姿,畫工精細繁密,全器上下皆工致非凡,其珍罕程度恐非言語可表,處處彰顯出雍正彩瓷無與倫比的華麗與尊貴。雍正粉彩瓷的胎體加工細密,質地細膩輕盈,皎白精致,輕重適度。釉面滋潤勻凈,平滑瑩白,光亮無瑕。商品以輕巧俊秀的小件器物為主,如盤、碗、杯、盒、筆筒等。器物無論大小,形體改變宛轉柔軟,考究線條的美感。在注重漂亮的一起還注重實用性,有正經慎重之感。制作一絲不茍,考究規矩方圓,注重細部處理,雍正粉彩瓷除白地粉彩外,還盛行黃地粉彩、墨地粉彩、淡綠地粉彩、青釉地粉彩、醬色地粉彩、珊瑚紅地粉彩、胭脂紅地粉彩等色地粉彩?钭R以“大清雍正年制”和“雍正年制”較為常見,以楷書款為主,篆書款極少。字體工整,布局謹慎,筆法娟秀,運筆有力,多為宋槧體。
雍正粉彩瓷制作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