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飛管治一刀切
沒有什么可以阻擋無人機應用的高飛猛進。無人機黑飛,鬧市區飛行,侵擾機場的新聞近幾年陸續出現,無疑對政策監管力度加大,為無人機發展應用蒙上了一層陰影。
以17年成都機場出現無人機干擾事件為例,按照四川的規定,大半個成都不分高度都成了禁飛區,一刀切的后果是即使飛行高度比普通住宅還低,理論上也不符合飛行條件。隨著事件的升級,對無人機駕駛員和執飛的監管呈現越來越嚴厲的趨勢。年初,公安部在《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稿中明確:除了需要持證飛行外,還需要提前申報飛行計劃,獲得批準后方可飛行。對于絕大部分空域由空軍監管的情況下,申報飛行計劃成為無法實現的現實問題。
科學監管 統一協調
“一刀切”式的禁飛政策,雖然有短期遏制事件惡化的初衷,但從有效性和長效性來說,并沒有解決問題。新管理辦法,大于250克的無人航空器均要進行實名登記,但是無人機實名登記只能起到查,無法歸類到管。主要問題是落實在實際操作中仍有一些難點。例如,民用無人機制造商填報無人機購買者姓名和移動電話之條款,制造商在執行中可能會遇到諸多困難。此外,還存在對無人機駕駛員監控的困難。歸根結底是飛行信息溝通不通暢的問題。如果所有飛行記錄都統一監管協調,就能解決空域利用問題。建立統一的空域無人機大數據監管平臺是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之一,利用無人機產業基地開放無人機大數據空域監管平臺,試飛企業全程受到實時監控。大數據監管平臺具備空域申請規劃,飛行時間分配,實時飛行監管,飛行軌跡追蹤,飛行歷史記錄查詢,并在試運行結束后全方位開放自有大數據多客戶端接入。無人機駕駛員可高效申請協調不同類型無人機應用空域,有效解決空域開放環境下各無人機廠商空間飛行無序的問題。
理想空域試點——通航基地
法庫通航基地作為無人機自有空域試點,正是得益其得天獨厚的軟硬件條件。法庫距沈陽市中心距離90公里,交通方便,縣內地形起伏變化較大,屬丘陵平原區。山丘面積占34%,耕地面積占62%,水面面積占4%。地形空曠,人員分散不集中。平均日照時數2800小時,平均氣溫適宜。無人機通航基地總規劃面積68平方公里,先后獲批全國*個低空飛行服務站試點、全國首批*級航空飛行營地等。
沈陽制造業起點高,重工業產業基礎雄厚,無人機企業數量已占全國無人機企業總數的10%,基于沈陽無人機產業應用的高速發展,依托于中科院自動化所,沈飛,各航空院校,無人機產業聯盟制定無人機行業應用標準。基地具備初步的無人機科研、飛機制造、飛行體驗、駕照培訓,農林作業、空中巡查等飛行驗證實現。此次宣布開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