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話鹽療
“鹽”中醫認為其味咸性平、無毒。具有調味和中、催吐利水、泄熱軟堅、潤燥通便之功效。
鹽包又稱理療包、溫灸包,是中國最古老的養生保健產品,通過加熱敷在人體皮膚表面上方的穴位進行熱灸。借其溫熱的作用,滲透肌膚層,通過經絡的傳導、扶正祛邪、溫通經絡、調暢臟腑氣血,活血化淤、破血行氣、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補腎助陽、養血益氣等,它是一種對機體毫無損傷且具有獨特保健功能的中醫外治之法。
天然的地理環境
運城死海,即運城鹽湖,形成于距今約5億年前的新生紀第四代,由于山出海走,大量含鹽類的礦物質匯集在這里,經過長期的沉淀蒸發,形成了天然的鹽湖。
墾畦澆曬產鹽技藝
五步產鹽法(墾畦澆曬產鹽技藝),就是運用人工墾地為畦,將鹵水灌入其內,利用日光、風力蒸發,曬制成鹽,分為集鹵蒸發、過籮調配、儲鹵、結晶、鏟出五個步驟。和早期的“天日暴曬,自然結晶,集工撈采”的生產方法比較有了明顯的進步。
河東大鹽
運城鹽池大鹽歷史源遠流長。池鹽顆粒大、色潔白、質地純凈。《本草綱目》中記載:河東大鹽是既能治病,又能“使人肌膚潤澤、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的良藥。礦物鹽是運城鹽湖特有的從湖水中長出的自然結晶物。除主要含有硫酸鎂外,還含有氯化鈉、硫酸鈉、氯化鎂以及鉀、鈣、鋅、氟、溴等微量元素和鹽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