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整個金融行業沉淀了小10年,從08年外匯開始自己跟朋友在北京開公司做,到11年的黃金13年的白銀,14年的原油,在這個行業談不上元老,充其量算是伴隨著中國金融行業長大,謝絕圈內好友的高薪邀請,選擇了新三板這條路,讓身邊不少朋友疑惑不解,他們*關心的一句話就是:你現在一月能賺多少啊?好做么?也有不少代理商說回饋:這個市場很難做,門檻高。前者是大家還抱著曾經大宗商品暴利的思維,夢想著自己曾經一月隨便3-5萬的獎金,有的甚至一月小10萬的獎金(親眼所見,當然肯定有更高的,不過我沒親眼見過).
為什么選擇新三板,首先因為國內金融體系法制的不健全,所以存在很多打擦邊球的機會,外匯黃金大宗商品等等都是鉆了制度漏洞,再國家對整個金融行業大力整頓之后,這種暴利機會漸行漸遠,整個金融行業陷入了蕭條,目前新三板是不出意外將是金融業*后的財富盛宴,預計往后的幾年新三板市場只會越來越火,大家可以看看2006年中小板指數399005誕生后在市場沉淀了2年一波牛市從1000點漲到12K點,2010年創業399006在誕生后也是沉淀了2年,從1000點漲到了4000點,新三板擴容到全國是2013年,經過2年的沉淀期,在看2016年和2017我們見到了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轉板到A股上市,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完成了企業并購,說明這就是市場投資的機會,隨著轉板企業的增多也會有更多的投資者選擇來新三板投資,那么現在應該做的是什么呢,跟上中國股權投資熱潮的步伐,開發市場積累資源,就跟2013-2014年和2016年做大宗商品完全兩種生存狀態,2016年后的成立企業沒資源的積累,競爭激烈,負面新聞多,投資者的信任度下降,外加監管層不斷的整頓,行業凋敝也是完理所應當。
為什么很多公司是以轉型新三板失敗而告終呢,目前接觸的代理公司主要原因有幾點:
1.公司缺乏核心管理層,中層領導變動猶如流水,整個團隊猶如散沙,目標不明確。
2.公司決策人缺乏決心,看著傭金高來合作,想著短期撈一把就走,結果事與愿違,導致2-3個月在吃土,又被迫去做了期貨和外匯.
4.把以前大宗商品的方法用在了新三板上,因為客戶群體的不同以及投資理念的不同,造成了營銷失敗。
新三板市場的開發需要時間去完成客戶資源的積累,以及穩定的中層管理層和業務骨干都會對公司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弘育股權基金下面有著眾多的優質代理商,單月完成400萬業績的比比皆是,更甚有公司單月完成1000萬以上的,目前市場*火的永平資源836960我們弘育基金作為總承,創造了單項目上海灘融資*一,這中間離不開我們優秀代理商的努力,我們弘育基金也愿意拿出杰出代理商的營銷方案與諸位共勉!
我們目前總承的項目:
漢菱生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