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常用的鋼筋連接套筒類型如下:一、 錐螺紋銜接接頭:經過鋼筋端頭特制的錐形螺紋和銜接件錐形螺紋咬合構成的接頭。錐螺紋銜接技能的誕生克服了套筒揉捏銜接技能存在的缺乏。錐螺紋絲頭完全是提早預制,現場銜接占用工期短,現場只需用力矩扳手操作,不需搬動設備和拉扯電線,深受各施工單位的好評。可是錐螺紋銜接接頭質量不行安穩。因為加工螺紋的小徑削弱了母材的橫截面積,然后下降了接頭強度,通常只能到達母材實踐抗拉強度的85~95%。我國的錐螺紋銜接技能和國外比較還存在必定距離,最杰出的一個問題就是螺距單一,從直徑16~40mm鋼筋選用螺距都為2.5mm,而2.5mm螺距最適合于直徑22mm鋼筋的銜接,太粗或太細鋼筋銜接的強度都不抱負,尤其是直徑為36mm,40mm鋼筋的錐螺紋銜接,很難到達母材實踐抗拉強度的0.9倍。許多生產單位自稱到達鋼筋母材規范強度,是利用了鋼筋母材超強的功能,即鋼筋實踐抗拉強度大于鋼筋抗拉強度的規范值。因為錐螺紋銜接技能具有施工速度快、接頭成本低的特色,自二十世紀90年代初推行以來也得到了較大規模的推行運用,但因為存在的缺點較大,逐步被直螺紋銜接接頭所替代。
自2000年以來,中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貿易逆差逐年增大。縮小逆差,擴大國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是振興機床乃至裝備行業的一個必然過程。在調查中顯示,中外機床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加工精度(25.2%)、可靠性(18.8%)、機床內部電、氣、控等配置(16.5%)。數控機床的市場占有率是衡量國內機床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一季度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口同比增長61.9%,再創歷史新高。
“雖然我國機床業規模位居世界一,但是綜合來講,我們還具有很大的差距,還有很長的距離需要我們一步一步趕上去,要成就制造強國,我國就必須繼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繼續自主創新。”金模機床網首席信息官指出,2012年上半年我國機床業仍保持增長形勢,并成為國際上的機床制造一大國。我國雖然具有很好的產業鏈,但是缺乏精益求精的機床產品,目前仍然是全球機床一進口大國,機床還主要是以進口為主。
三 制作工藝毛坯(有多種規格)--打磨(去除毛邊刺等)--車削(主要是成型)--打磨表面--刻制(如滾花,印制LOGO等)--熱處理(為了增加其硬度)--電鍍(鍍鎳或者鉻等)--搶黑等四 區分好壞(1)看表面:是否有毛邊,規格是否符合大小標準,有無劃痕等(2)內質:用特殊工具測量扭力和硬度;測量大小;鹽霧測試等注:當套筒扳手的六角或者十二角對邊尺寸小于或等于32MM時,其硬度值不低于HRC39,大于32MM時,硬度不低于HRC3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