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目前氣瓶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分析,氣瓶安全事故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在于動態監管手段落后,而氣瓶電子標簽動態監管系統就是解決監管手段落后難題的有效辦法。氣瓶電子標簽動態監管系統是利用目前國際先進的了RFID技術對氣瓶進行標識和管理,結合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在每只氣瓶上安裝一枚電子標簽,賦予每只氣瓶*一的“電子身份證”,將氣瓶信息、充裝信息、檢驗信息、使用信息和監察信息固化于電子標簽中,“一瓶一證”,“一瓶一檔”,有據可查,對氣瓶進行動態追蹤管理和控制。
1 背景
1.1 基本情況
CNG氣瓶是特殊的移動式壓力容器。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規模的擴大,氣瓶在我國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形成了一個十分龐大而復雜的使用群體網絡。據有關部門估計,目前某省會城市共有CNG氣瓶充裝站60家,氣瓶總數達到30萬余只。
1.2 存在問題
傳統經驗是根據氣瓶永久性鋼印對氣瓶建立檔案進行監管,充裝站對氣瓶進行充裝前檢查并核對檔案,人工登記充裝記錄,對到檢驗期的氣瓶送氣瓶檢驗機構定期檢驗,檢驗合格的氣瓶由檢驗機構出具檢驗合格報告。
這種管理方式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一)識別全靠人工,效率低下,管理量大,從事安全監察工作人員相對其要監察的氣瓶遠遠不能實現全部的氣瓶有效監察,加之在監管過程中,由于氣瓶流動性大,使用環境惡劣,鋼印易磨損和被履蓋等,監察人員檢查每只氣瓶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只能以抽查的形式進行檢查,被監察到的氣瓶比例不高。
(二)鋼印易被造假,而且假的鋼印不容易識別。在以往的監察過程中就發現有的充裝站擅自改變氣瓶的充裝標志和檢驗標志的情形。
(三)氣瓶的使用壽命無法科學統計。氣瓶的使用壽命是以充裝次數進行設計的,現有的管理模式無法統計氣瓶的充裝次數,從而無法按充裝次數來確定氣瓶的使用壽命,只能以氣瓶檢驗來判定是否能繼續使用,這種方法針對性較差。
(四)鋼印容易磨損,造成鋼印無法識別,使監管、充裝檢驗都非常困難。
(五)不能實現監察、充裝、檢驗數據的動態管理,易出現監管盲區和死角。充裝過期氣瓶、報廢和非自有產權氣瓶,假冒氣瓶安裝合格和氣瓶使用登記證,充裝站不按規定進行充裝前后檢查,充裝記錄不真實等現象屢禁不止。
由于CNG氣瓶量大面廣,流動性強,安全監管難度大,稍有不慎,就會釀成群死群傷的重特大事故,安全形勢異常嚴峻,所以遏制氣瓶事故多發的勢頭,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創新氣瓶安全監管手段已成為當務之急,必須改變過去的管理模式,走一條科學合理、高效可靠、全面動態的CNG氣瓶安全監管新路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