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種子一畝需要多少斤
白術種植前景怎么樣?
2 白術是社會需求量*大的品種之一(據有關部門調查,國內需求約7500噸,出口約2500噸)年需求。今天學習啦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種植白術的前景。
種植白術的前景:效益分析
白術育苗一般畝產種苗800--1000公斤,按亳州藥市*低8--10元/公斤計算,每畝收入8000元左右。在生產過程中耕地投入50元,施肥投入170元,種子款840元(7公斤×120元),農藥(地下殺菌殺蟲投入20元)、共投入1080元,扣除成本,每畝收益6000元以上。
白術栽苗10個月就可收獲,每畝用種苗100公斤,種苗款1200元左右,每畝收干品300--350公斤。市場價22--24元,每畝收入超6000元以上。
種植白術的前景:市場特性
白術(zhú),拉丁學名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別名桴薊,于術,冬白術,淅術,楊桴,吳術,片術、蒼術等,屬于菊科、蒼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氣候,以根莖入藥,具有多項藥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貴州等山區濕地。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醫學啟源》記載:“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安胎。”在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有種植,但在江西、湖南、浙江、四川有野生,野生于山坡草地及山坡林下。白術喜涼爽氣候,怕高溫高濕,忌連作。2003年春季“非典”的猛襲全國,白術作為“防非”處方的配伍中藥需求量猛增,加劇了庫存的消耗,市場價因此而上升,2007年4月中旬曾一度漲至46元,藥材市價“風暴”過后,其價稍稍滑落后,2009年又從18元升到25元,這說明白術市價已走出低谷。
從近幾年來看,白術市價變化為2年一個周期,但出口猛增,使其價再攀高峰(*高時價至68元),農民總是跟著市場轉,種漲不種落,只要這種藥漲價了就擴大種植,農民的這種“不種落”的觀念,大大影響了白術的種植面,庫存得到充分消化,而價出低谷。
白術的生長周期(生長期為2年)和農民的種植傳統決定了白術種植一多就是2年、一少也是2年,現在其價剛剛步出低谷,2011白術面積種植少,很多藥商看到商機,白術又是出口*大的藥材品種之一,很多藥商都在觀望和預測明年的產量。 種植白術的前景:概況
白術為菊科草本植物。以根莖入藥,具有補脾健胃、燥濕利水、和中益氣、安胎、止汗等功能。主治脾胃氣虛、倦怠無力、食少脹滿、嘔吐泄瀉、表虛自汗,胎動不安、妊娠水腫及白細胞減少等癥。
白術喜涼爽,怕高溫,耐寒,能耐-10℃的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黃紅壤土及微堿性砂壤土均能生長。種植*佳時間冬、春季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