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白芷種子價格
一、概述:
白芷又名香白芷,為傘形科草本,以根入藥,為常用中藥。有散風祛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之功效。主治感冒頭痛、白帶、痛癤腫毒等癥。也常作香料食用。主產于浙江、四川、河南、河北、安徽等省,近年廣西、云南也有栽培。
二、發展前景:
白芷常作香料,很多膳食調料廠都大量吸進白芷,因為肉蔻、砂仁、白蔻、丁香價格很高,而白芷價很低,所以廠家多用白芷,少用貴重香料藥材。白芷還因香氣濃郁被作為工業原料,用于提取芳香油,在中藥材對外貿易中白芷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在用藥方面,除供處方 調配外,還是參桂再造丸、上清丸、木瓜丸、牛黃上清丸等中成藥的主要原料因此白芷用量很大,據了解,白芷年社會需求量在350萬公斤以上,隨著膳食調料廠的增多,其用量還在不斷的增加。但近幾年由于白芷市價偏低,種植年年萎縮,以致庫存消耗過快,導致今年供不應求。近一年多來,國家對農民種糧實行補貼,刺激農民種糧,很多藥農逐漸改藥為糧,在地藥材日益顯少,白芷也不例外。目前白芷大貨偏緊,市價趨勢向升高。現亳產白芷統貨價已升至10元/公斤,大個選裝白芷已升至15元。白芷用量在增,貨源在減,后市其價仍將緊高,因此有條件的地方應抓住電動機積極發展生產。
三、種植技術要點:
(1)生長習性:白芷喜光照,難耐-15℃以下的低溫。宜栽種于土層厚、疏松肥沃、濕潤的兩合土或夾砂土。對前茬作物要求不嚴,但不能與胡蘿卜、沙參輪作。
(2)選地整地:根據習性應選地勢高、土壤通透性強且向陽的地塊種植。深耕細作,整平耙細,使土細碎,揀去雜物,以待播種。結合整地每畝施5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有條件的還應施土雜肥2000公斤。
(3)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陳種子已喪失發芽能力,所以要用新種子。
(4)播種要點:1、播種時間:在亳州一帶以“白露”前后播種為宜。南方較熱的地區可推遲到“寒露”前,北方較冷的地方可提前到“處暑”后。2、播種方法:分條播、穴播和撒播。條播可增加生長優勢,穴播可節省覆蓋用的草灰或草。條播按行距30cm開 2cm深的橫溝(溝底要平),然后將拌有火灰的種子均勻撒于溝內,每畝用種子3-4kg。穴播按行距30cm,穴距20cm開穴,穴深2cm左右,每穴播一小撮,約15-20粒,畝用種子約3公斤撒播的畝用種子4公斤。無論條播還是穴播,播后應立即澆水,有條件的*澆清淡的稀糞水,澆后覆蓋草木灰或麥秸等,覆蓋標準以不露種子為宜。播后若無雨,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種子發芽。一般播后15-20天發芽。
五、采收加工與效益:
白芷在播后的第二年“立秋后”收獲,若“立秋”前行情較高時,也可在“小暑”收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