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增韌劑廠家分享無紡布生產(chǎn)中如何選用無紡布色母粒
1、顏料:顏料是色母粒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有無機顏料收稿日期:2007.03—02 和有機顏料兩大類。無機顏料一般為金屬氧化物、硫化物或金屬鹽,具有較好的耐光性和耐氣候性,這對于抗光性較差的聚丙烯樹脂來說意義重大。其缺點是粒徑較大;有機顏料具有著色力強、分散性好、色澤鮮艷等優(yōu)點,但其在光照下往往會引起飽和度下降,易造成著色成品褪色,建議選用粒徑合適的無機顏料。顏料的耐熱性是指在生產(chǎn)或使用溫度下顏料的顏色或性能發(fā)生變化的溫度,要求其耐熱性在250℃左右,此時有色制品色差小;同時所選顏料耐遷移性要>5級,耐光性6~8級,與聚丙烯樹脂具 有較好的相容性,與其他添加劑的協(xié)同性好,在紡絲 加工過程中著色牢固;對于醫(yī)療和婦嬰用品,顏料中不能含用危害健康的重金屬成分,如鎘、鉛、汞等。顏料粒徑大小直接影響顏料的分散程度和成品性能,若顏料粒徑過小,比表面積大,表面自由能就會較大,易聚積成團,造成其在聚丙烯樹脂中分散不勻;若顏料粒徑偏大,則會在生產(chǎn)中堵塞過濾板和噴絲板,使纖維在拉伸時毛絲和斷頭現(xiàn)象增多,甚至會使樹脂或助劑由于停留時間過長而造成熱分解,影響纖維的物理機械性能。一般顏料顆粒平均粒徑控 制在0.1--0.5/1m之間。
2、載體 :載體是色母粒的基體,可使色母粒呈顆粒狀,占色母粒的30%~50%,載體應與顏料具有較好的親和力和相容性,選擇載體時要考慮與被著色樹脂的 相容性及其對著色體系其它性能的影響。
由于紡粘法的紡絲速度較大,對載體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的要求較為嚴格,建議選用熔融指數(shù)為2010min左右的茂金屬催化劑合成的聚丙烯。采用茂金屬催化劑合成的聚丙烯,其分子量分布系數(shù)<4,可以有效地提高顏料在色母粒中的協(xié)和性和分散性,成品著色牢固,美感增強,物理機械性能提高,可以制備成顏料含量為80%的高濃度色母粒,降低生產(chǎn)成本。
3、分散劑:分散劑能夠包裹于顏料顆粒表面,減小顏料的 表面自由能,將顏料分散成細微、穩(wěn)定的顆粒而均勻 地分布在熔體中,并在加工過程中不發(fā)生團聚。通常要求分散劑和顏料具有較好的親和力,與載體具有較好的相容性。從經(jīng)濟效益和實用性上講,建議選用聚丙烯蠟作為分散劑,其軟化點高,分子量分布窄,無異味,可以顯著提高母粒的著色能力,降低色差,減少紡絲中斷絲、滴絲現(xiàn)象。最常使用的分散劑有粉末狀、片狀等。普通蠟的顆粒明顯大于顏料顆粒,對顏料顆粒的包裹不均勻,建議選用微粉蠟。微粉蠟的顆粒尺寸與顏料尺寸接近,蠟粉粒子填充在顏料粒子間可以使顏料粒子保持一定距離并提供潤濕作用,能夠顯著改善顏料的分散性。
詳情更多可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