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自貿區商業保理注冊設立的資金條件】
從2008年1月開始,中國出口雙保理業務量躍居世界*一并一直保持至今。據國際保理商聯合會(FCI)統計,2011年,我國國際及國內保理業務量達到2749億歐元,占全世界總量20154億歐元的13.64%,是2001年總量的200余倍。2012年,中國國內保理業務量突破22000億元,同比增幅15%以上;國際保理業務量突破900億美元,再度上演50%以上高速增長的神話。
需求決定市場。未來幾年,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大的保理市場,而商業保理行業更是面臨巨大發展機遇。
中國的保理業唱主角的還是國有大中型銀行,但商業保理發展勢頭十分迅猛。
2012年以前,我國商業保理行業發展非常緩慢,可以說是舉步維艱,甚至不能稱為一個行業。除了市場信用環境不佳、三角債現象普遍等外部因素,還有模式、體制、法律、財稅和信用風險管理等方面深層次的原因,使得整個行業處在自然發展狀態之中。
應該說,商業保理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和國家鼓勵金融創新的政策助推了商業保理業的發展。在中國,銀行在保理從業機構數和業務量上都占*對統治地位,商業保理公司扮演的是跑龍套的小角色;在歐美的保理市場則相反,商業保理公司更加活躍,并取得佳績。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和政策支持的不斷加強,中國商業保理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時代。
一是商業保理行業將進一步得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認可。我國銀行保理業務的客戶仍以大中型企業為主,遠遠不能覆蓋廣大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敞口,也無法滿足廣大中小企業迫切的貿易融資需求。目前市場上以銀行信貸和融資擔保為基礎的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多數要求提供固定資產抵押和反擔保措施,脫離了中小企業只有應收賬款和庫存資產可資抵質押的現實,難以滿足中小企業對于短期流動資金的迫切需要。商業保理公司能夠針對中小企業的特點,量身定做結構性的融資方案,增加企業融資的效率與便利性。
二是商業保理行業將迎來新一波發展高峰。2013年,除了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的商業保理試點正逐步開展之外,商務部已同意放開CEPA項下的廣州與深圳商業保理試點,并且還將進一步擴大試點地區。業內人士預計,2013年國內商業保理企業會達200家左右的規模,迎來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預計在未來的3-5年內,商業保理業務有望在全國絕大多數省市開放,商業保理公司數量有望達到300-500家,年保理營業額也將達到5000億元以上,并形成一批規模大、競爭優勢突出、業務拓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商業保理交易額占國內外貿易總額比例也會穩步提高。
三是金融機構與商業保理企業合作將取得進展金融機構與商業保理企業的合作在2013年取得重大進展,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定向理財計劃、集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