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摘要
腹瀉性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是由有毒赤潮藻類鰭藻屬和原甲藻屬的一些種類產生的脂溶性多環醚類生物活性物質。腹瀉性貝毒可在貝等濾食性動物體內富集,危害食用者健康,并且在全球沿岸海域均有分布,是世界范圍內具有最嚴重威脅的赤潮藻毒素之一。美國FDA對DSP的限量規定為0.2ppm,歐盟對DSP的規定為0.16ppm(以OA計)。
本試劑盒運用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法,適用于定性/定量檢測貝類組織樣品中的腹瀉性貝類毒素。
二、實驗原理
本試劑盒采用直接競爭ELISA方法,在酶標板微孔上預包被二抗,將與軟海綿酸酶標結合物競爭溶液中專屬抗體提供的吸附位點。然后,軟海綿酸-抗體將與固載于微孔板的第二抗體(山羊抗兔抗體)結合。沖洗掉微孔板上未結合的物質。經TMB底物顯色,樣本吸光度值與其殘留物呈負相關,與標準曲線比較再乘以其對應的稀釋倍數,即可得出樣本中軟海綿酸的含量。
三、適用范圍
可定性、定量檢測貝類組織中腹瀉性貝類毒素的殘留量。
四、交叉反應率
軟海綿酸……………………………… …………………100%
鰭藻毒素(DXT-1)……………………………… ……50%
鰭藻毒素(DXT-2)……………………………… ……50%
C8二醇代謝物…………………………… ……… ……52%
與下列貝類毒素沒有交叉反應:
麻痹性貝類毒素(PSP),如石房蛤毒素、新石房蛤毒素、脫氨甲酰基類毒素、膝溝藻毒素;
軟骨藻酸(健忘性貝類毒素,ASP)
【儲存及有效期】
1.儲存溫度2~8℃、置于陰涼避光干燥處,切勿冷凍;
2.本產品有效期為12個月;
3.生產日期、有效期及批號見外包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