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結構(Membrane)是20世紀中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建筑結構形式,是由多種高強薄膜材料(PVC或Teflon)及加強構件(鋼架、鋼柱或鋼索)通過一定方式使其內(nèi)部產(chǎn)生一定的預張應力以形成某種空間形狀,作為覆蓋結構,并能承受一定的外荷載作用的一種空間結構形式。膜結構可分為充氣膜結構和張拉膜結構兩大類。充氣膜結構是靠室內(nèi)不斷充氣,使室內(nèi)外產(chǎn)生一定壓力差(一般在10㎜~30㎜水柱之間),室內(nèi)外的壓力差使屋蓋膜布受到一定的向上的浮力,從而實現(xiàn)較大的跨度。張拉摸結構則通過柱及鋼架支承或鋼索張拉成型,其造型非常優(yōu)美靈活。 
相關特點 
用于膜結構中的高強度柔韌薄膜稱膜材,它是一種耐久用、高強度的涂層織物,由織物和涂層復合而成,具有質(zhì)地柔韌、厚度小、重量輕、透光性好的特點。對自然光吸收和透射能力、阻燃,具有良好的耐久、防火、氣密等特性;表面經(jīng)過氟素處理或二氧化鈦處理的膜材料抗老化性能好,具有較高的自清潔性能。 
建筑造型優(yōu)美 
膜結構建筑是21世紀*具代表性與充滿前途的建筑形式。它打破了純直線建筑風格的模式,以其獨有的優(yōu)美曲面造型,簡潔、明快、剛與柔、力與美的完美組合,呈現(xiàn)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給建筑設計師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空間。具有良好的環(huán)保性、透光性、自清潔性,膜材表面采用PVDF(聚偏二氟乙烯)涂層、或二氧化鈦涂層,具有較好的隔熱效果,對太陽熱能可反射掉70%,膜材本身吸收了17%,傳熱13%,而透光率卻在20%以上,經(jīng)過10年的太陽光直接照射,其輝度仍能保留70%。 
適合覆蓋大跨度空間 
膜結構中所使用的膜材料每平方壹公斤左右,由于自重輕,加上鋼索、鋼結構高強度材料的采用,與受力體系簡潔合理——力大部分以軸力傳遞,故使膜結構適合跨越大空間而形成開闊的無柱大跨度結構體系。 
防火性與抗震性 
膜結構建筑所采用的膜材具有卓越的阻燃性和耐高溫性,故能很好的滿足防火要求。由于結構自重輕,又為柔性結構且有較大變形能力,故抗震性能好。工期短:膜材裁剪。拼合成型及骨架的鋼結構、鋼索均在工廠加工制作,現(xiàn)場只需組裝,施工簡便,故施工周期比傳統(tǒng)建筑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