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險管理
安全相關產品/過程的要求:這個在之前的版本里面一直存在,無論是在設計開發階段還是生產制造階段。在換版的規范中進一步明確的話,是能夠響應到ISO 9001的“基于風險的思維”的。
產品可追溯性的要求:汽車行業有別于一些傳統行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產品可追溯性。雖然在ISO 9001中間始終是提出的,但是強制性不夠。那么行業規范就可以根據自身的要求來決定是否強制。一直一來,審核ISO/TS 16949的時候是通過TS+CSR(顧客特別要求)來強制的,本次轉換就會看到通過TS規范本身能強制到什么程度。無論如何,這一要求也是同*一點一樣,是“基于風險的思維”的。
內置軟件產品的要求:這一要求是隨著汽車產品的電子化軟件信息化而產生的。由于越來越多的行業和汽車行業融合在一起,造成了這些行業的供應商發現自己正式踏入了汽車行業,從而導致了諸多“這個產品可以納入ISO/TS 16949認證嗎”之類的存在性提問,包含軟件設計在供應鏈的位置,讓我們拭目以待IATF可能有的決策。
保修管理過程:ISO/TS 16949是OEM的要求,因此本規范的管理要求都是針對原裝業務的,后裝業務被定義為“OEM指定的產品才可以納入管理范圍”,因此長期以來非4S店的業務都游離在管理范圍之外。“基于風險”,這些內容同樣要在轉換的時候考慮。
下一級供應商的管理要求:其實風險是在整條供應鏈上面的,供應商需要納入管理,再下一級的供應商同樣需要納入管理。管理到哪一級哪個范圍,應該是OEM或者被認證的主體“基于風險”來確定,并且在供應鏈里面做規定的。
增加企業責任的要求:作為一個質量管理體系的標準,實際上ISO 9001已經增加了很多超越“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包含環境、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等。作為一個企業,其與相關方的牽涉是千絲萬縷,產生的“風險”也是種類繁多,需要承擔的責任也是多種多樣的。
綜上所述,ISO/TS 16949在轉換時增加的內容,與汽車行業識別到的“風險”有關。當然,在此我們必須把“風險”識別為“風險和機遇”,因為只有在策劃和過程監控階段,認真識別“風險”,直面“挑戰”,才能在向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加強顧客滿意,達成企業發展的“機遇”。
2、組織知識
另外一部分在新版ISO/TS 16949的應用中會成為重點的是“組織知識”,這是新版ISO 9001中的7.1.6的要求:組織應確定過程的運行和達到產品和服務的符合性所需的知識。這些知識應得到維護并在需要時易于獲取。注2:組織知識可以基于“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
聯系人:宋先生
18926043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