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人工栽培
繁殖方法
(一)種子育苗:
1.種子處理。用30~35℃溫水浸泡種子10~12h。然后撈出稍晾一下。放入極少量食用堿進行揉搓。再用清水沖洗干凈裝入催芽布袋或其他容器中,放在溫度25~30℃和濕度95%以上的環(huán)境中催芽,每天翻動2~3次.經(jīng)過5~6天有40%~60%的種子顯露胚根后即可播種。
2.播種。播種前灌足底墑水。播量按苗距3cm×3cm,8m 床畦可育成8800株丹參種苗,供667m 土地移栽使用。播種前按每8m 苗床備高效固氮抗病組合菌0.5 kg,腐熟干牛糞或營養(yǎng)細土5 kg配制成生物菌肥,均勻撒施畦面,然后把種子均勻播撒在生物菌肥上面,*后在種子上面覆蓋1cm的過篩細土或細沙。
(三)種植方法:
1、分根繁殖 四川產(chǎn)區(qū)多采用分根繁殖。作種栽用的丹參一般都留在地里,栽種時隨挖隨栽。選擇直徑0.3厘米左右,粗壯色紅,無病蟲害的一年生側根于2-3月栽種。也可在11月收獲時選種栽植。按行距30-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栽,穴深3-4厘米,施豬糞尿,每畝1500-2000公斤。栽時將選好的根條折成4-6厘米長的根段,邊折邊栽,根條向上,每穴栽1-2段。栽后隨即覆土,一般厚度為1.5厘米左右。據(jù)生產(chǎn)實踐,用根的頭尾做栽出苗早,中段出苗遲,因此,要分別栽種,便于田間管理。木質(zhì)化的母根作種栽,萌發(fā)力差,產(chǎn)量低,不宜采用。分根栽種要注意防凍,可蓋稻草保暖。 2、扦插繁殖 華北、江浙地區(qū)多采用扦插繁殖。一般華北于6-7月,江、浙于4-5月,取丹參地上莖,剪成10-15厘米的小段,剪除下部葉片,上部葉片剪去1/2,隨剪隨插。在已作好的畦上,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開淺溝,然后將插條順溝斜插,插條埋土6厘米。扦插后要進行澆水、遮蔭。待再生根長至3厘米左右,即可移植于田間。也有的將劈下帶根的株條直接栽種,注意澆水,也能成活。 3、種子繁植 ⑴育苗移植:北京地區(qū)于3月,進行條播,覆土0.3厘米,播后澆水,加蓋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濕潤,約15天左右出苗;江浙地區(qū)于6月種子成熟時,采收后立即播種,復土以蓋上種子為度,播后蓋草保濕,10月移植于大田。⑵直播:華北地區(qū)于4月中旬播種,條播或穴播。穴播行株距同分根法,每穴播種子5-10粒;條播溝深1厘米左右,覆土0.6-1厘米,畝播種量0.5公斤左右。如遇干旱。播前先澆透水再播種。播后半月出苗。苗高6厘米時進行間苗定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