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藍根栽培技術 
板藍根又名菘藍、大藍、靛青根,藍靛根等,為一年生或二年生十字花科草本植物,高33~66厘米,直徑5~8毫米。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基生葉較大,長3.5~11厘米,寬0.5~3厘米,前端鈍尖,基部箭形,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細鋸齒,有柄,葉片長圓狀橢圓形,頂生或腋生,花小呈黃色,直徑3~4毫米,無苞,花梗細長。長圓形角果,扁平有翅,根白色細長,呈圓柱形。板藍根以兩個部位入藥:它的根作為中藥板藍根使用,它的葉子做為大青葉使用。種植當年收獲根和葉,第二年5月份開花結種。板藍根的種植面積很廣,在全國20多個省市均有栽培。但是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湖北、陜西等地。板藍根的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作用。主治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熱病發斑、丹毒、蛇咬傷等疾病。 一、種植季節 
板藍根的播種季節不同,所收獲的產品也不同。按照板藍根的播種時間可分為秋播、早春播、春播、夏播4個階段,秋播和早春播多以采收種子為目的,這兩個時期種植的板藍根,它的根不能做藥材;夏播適宜在南方梅雨季節較長的的地區采用,這種方法可減少病蟲害,但產量較低。春播的板藍根既能收葉又能收根,而且產量較高,是*常采用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以春播為例向大家介紹板藍根的栽培技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