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知識產權的逐漸認識,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申請商標注冊、商標保護、商標維權等權益,據國家工商總局數據統計,截至2012年3月29日,我國累計商標注冊申請量一舉突破千萬大關,達到10000346件,累計標注冊量6892999件,穩居世界*一。由此可見,眾多企業已經充分認識到了注冊商標的重要性。那到底什么是商標?企業不注冊商標有哪些風險呢?以下我們就來詳細聽聽小編為您介紹:
首先,我們來介紹下什么是商標。所謂商標,簡單地說,就是商品的牌子,是商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為了使自己生產或經營的商品同其他商品生產者或者經營者生產或經營的商品別開來而使用的一種標記。從概念和定義來講,商標注冊,是指商標使用人將其使用的商標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向國家商標主管機關(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提出注冊申請,經國家商標主管機關依法審查,準予注冊登記的法律事實。
那到底企業不注冊商標有哪些風險呢?在我國,商標注冊是商標得到法律保護的前提,是確定商標專用權的法律依據,一旦商標使用人獲準商標注冊,就標志著它獲得了該商標的專用權,并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如果企業(商標使用者)不注冊商標的話,那么就不享有商標專用權。就是說你使用這個商標,別人也可以使用這個商標,這就使商標標明商品來源的基本作用受到了影響,也導致商標代表一定商品質量和信譽的作用大打折扣。比如,A企業生產的“藍天”牌電飯鍋,這種鍋物美價廉,很受消費者歡迎。但“藍天”商標沒有注冊,于是其他一些廠家覺得這種鍋既好銷又能賣出好價錢,就紛紛在自己生產的電飯鍋上打上“藍天”商標出售。其結果,魚目混珠,A企業的市場銷售額迅速下降,“藍天”商標的信譽更是一落千丈,更有不少消費者拿著其他企業生產的“藍天”牌電飯鍋要求A企業退換或賠償經濟損失。這種情況雖出乎A企業的意料,卻又應在意料之中。A企業請求商標主管機關制止其他企業使用“藍天”商標,但因該商標不是注冊商標,A企業不享有商標專用權,商標主管機關對A企業的請求不能受理。其次,我國《商標法》第三十八條明文規定,“未經注冊商標所有的許可,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即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權行為”。
由此可見,如果企業不注冊商標就有可能與使用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的已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從而發生侵權行為,所以,使用未注冊商標,不管你本意如何,總是存在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此外,一旦他人搶先注冊了你正在使用的商標,那么商標使用者反而不能再使用該商標,此,不管一個企業使用一個商標多久,如果它沒有將該商標注冊,那么,只要別人將該商標申請注冊,商標專用權就會授予別人,這點在我國《商標法》中也有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