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5日,新三板掛牌公司總量達到9273家,在企業數量即將突破1萬家之際,股轉系統官網發布意見稿,包括總則、主動終止掛牌、強制終止掛牌、投資者權益保護、監管措施和違規處分、附則等內容。在意見稿中,股轉系統列出了11類強制終止掛牌的情形。業內人士直言,這意味著常態化、市場化的新三板退市機制就此開啟。
“我本人支持市場化退市機制。”證券市場獨立評論人布娜新對記者表示,這份意見稿體現了新三板重質重量的精神,有利于投資者權益的保護,也有利于監管層的監管。掛牌企業有進有退才是一個健康證券交易場所的常態。
=========================================
新三板開戶,2天開好新三板賬戶
新三板上市公司優質項目推薦
聯系人:陳總 13825055799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華穗路263號23樓
=========================================
仔細分析,相關企業摘牌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有因“企業自身發展需要”主動摘牌的;有因自身經營出現問題主動申請摘牌的;有因被滬深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摘牌的;有因“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報”而被強制摘牌的;也有因“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報”主動申請摘牌的。整體而言,除了被上市公司并購外,其它新三板掛牌企業摘牌的主要原因都出在企業自身。而且,因自身原因摘牌的企業占據*對的比例。
眾多新三板企業紛紛“主動”摘牌,一方面凸顯出新三板本身的吸引力嚴重不足。為了在主板上市,數百家企業堪稱擠破頭,即使是垃圾公司或僵尸公司,也均不愿退市,這亦是滬深主板與新三板之間的一大差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