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藝流程:
基層墻體清理→墻體基層界面拉毛→吊垂直、套方彈控制線→做餅、沖筋、做口→釘射釘(或膨脹螺栓)→抹保溫漿料→綁扎鋼絲網→抹抗裂砂漿→外墻粘貼面磚。
三、施工工藝說明:
1、施工準備:
搭設攪拌棚,所有材料必須在攪拌棚內機械攪拌,防止聚苯顆粒飛散,影響現場文明施工;聚苯顆粒應有好的保護防止包裝的破壞;對在樓及攪拌棚周圍露天存放的砂石料,用苫布或細目安全網覆蓋;對門框在小推車的高度內,包裹鐵皮,防止門框破壞;窗框下框處應有扣板保護,扣板可用1㎝厚木板釘成∏形狀,扣板的頂板比框高2㎝左右。
2、保溫施工作業前提:
外墻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施工及驗收規范要求;外窗框已安裝完畢,并經驗收合格;外墻面上的雨水管卡、預埋件等應提前安裝完畢,并預留外保溫層厚度;施工用腳手架、吊籃的搭設應牢固,必須經安裝檢驗合格后,方可施工;橫豎桿距墻面、墻角的間距需適度,且滿足保溫層厚度和施工操作要求;主體結構的各種接縫應提前做好處理 ;作業時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風力不應大于5級,風速不宜大于10m/s;嚴禁雨天施工,雨期施工應做好防雨措施;主體施工時遺留在墻上的施工孔洞、廢鋼筋的應提前處理完畢。
10、綁扎鋪貼鋼絲網
待保溫層強度達到要求時,根據結構尺寸裁剪鋼絲網分段進行鋪貼,鋪貼前應檢查錨固釘及錨固鉛絲分布是否合理,有無松動及漏釘,如發現及時補缺,補缺的過程應嚴格把關。具體做法如下:換位置,但距離原有釘的位置不宜過遠,而且在相應的位置鏟除保溫漿料,露出原有的砼結構,一般在100×100㎜范圍內,清理干凈之后射釘,然后再加入錨固鉛絲。檢查在裁剪網絲過程中不得將網形成死折,以免在鋪貼過程中形成網兜,網張開后應順方向依次平整鋪貼,并用錨固鉛絲綁扎牢固,網之間的搭接長度規定長邊與短邊搭接均應大于40㎜,局部不平整的部位可臨時做U形卡子調整直到平整為止,金屬網鋪貼完畢后,應請現場專業工長及項目主管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11、抹抗裂砂漿
隱檢工程驗收完結,保溫設計厚度及鋼絲網鋪貼錨固經驗收合格后,進行抗裂砂漿找平的麻面處理,在網格布上抹抗裂砂漿網格以似漏非漏為宜,為下一層的連接提供相應的效果。抗裂砂漿的配制:42.5普通水泥:中砂:抗裂劑,按1:3:1的比例(重量比),用砂漿機攪拌均勻,不得用人工攪拌,并不得任意加水,在鋼絲網抹抗裂砂漿應適當增加稠度,抗裂劑用量有適當調整,砂子可采用稍粗些的,抹時要求上杠找平*后可用木抹子搓平,一直達到設計要求時進行下道工序,但必須經過有關方面對基層的驗收。
12、粘貼面磚及勾縫
粘貼面磚按一般面磚粘貼施工工藝進行,應采用專用砂漿粘貼面磚,砂漿參考配合比為:面磚粘貼劑:水泥:砂=1:1:2.5,可根據地方標準的有關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執行。
四、保溫及抗裂防護層質量驗收
1、施工檢測控制點
• ① 基層處理。要求墻面清洗干凈,無浮土、無油漬、空鼓及松動,風化部分剔掉,界面拉毛均勻,粘接牢靠。
• ② 硅酸鹽復合聚苯顆粒漿料每遍的厚度控制(不大于20㎜)與平整度控制。要求達到設計厚度,無空鼓、無開裂、無脫落,墻面平整,陰陽角、門窗洞口垂直、方正。
• ③ 抗裂砂漿的厚度與鋼絲網搭接控制。抗裂層厚度為5㎜左右,網無漏貼、露網現象,墻面平整,門窗口、陰陽角垂直、方正。
2、質量驗收標準
• (一)主控項目
• ① 所用原材料品種、質量、性能符合設計與現行國家標準的要求;
• ② 保溫層與墻體以及各構造層之間必須粘結牢固,無脫層、空鼓、裂縫,面層無粉化、起層、爆灰等現象。
• (二)一般項目
• ① 表面平整、潔凈、接茬平整、無明顯抹痕、線腳,分格線順直,清晰。
• ② 墻面所有門窗、孔洞、槽盒位置和尺寸正確,表面整齊、管道后面抹灰平整。
• (三)允許偏差項目及檢驗方法
• 保溫層厚度不允許有負偏差。允許偏差項目及檢驗方法按《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01)的“一般抹灰工程”執行。
四、成品保護
• ① 門窗框、管道、槽盒等上的殘存砂漿,應及時清理干凈;
• ② 翻架子時應有防止對已抹好墻面、門窗、洞口、邊角、垛等造成破壞的保護措施,其他工種作業時不應污染和損壞墻面,嚴禁踩踏窗口;
• ③ 各構造層在凝結硬化之前應防止水沖、撞擊、振動。
五、施工機具
• ① 吊籃或裝修用腳手架安裝完畢,經調試運行安全無誤、可靠,滿足施工作業要求,并配備專職安全檢查和維修人員;
• ② 強制式砂漿攪拌機、垂直運輸機械、水平運輸手推車、手提式攪拌器、水桶、剪刀、滾刷、鐵鍬、掃帚、手錘、壁紙刀等;
• ③ 常用的檢測工具:經緯儀及放線工具、托線板、方尺、探針、鋼尺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