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表箱規定工況制冷量: Q0=mf(hg1-hf1)V1/Vg1 Kcal/h 四、電表箱壓縮機測試述說及數據分析 4.1 測試成果 先利用測試臺丈量一壓縮機,計較機給出了測試數據如下: 生產廠家 美芝 室內工況 額定工況 電源選擇 單相交換 吸氣壓力 6.25 bar 額定電壓 220V 電表箱排氣壓力 21.46 bar 額定功率 1400.00W 過冷溫度 46.00 ℃ 額定排量 28.00ml 吸氣溫度 35.00 ℃ 測試時間 2005-5-9 情況溫度 35.00 ℃ 測試人員 簽名 制冷劑 R123 備注 4.2 數據的校核運算 現在對試驗數據進行校核計較,以驗證數據的靠得住性。 驗算步調:(參考下圖) 由電表箱測試述說中的第二工質的飽和壓力為1.27bar=0.127Mpa, 查R123壓焓圖可得相對應的溫度tp=35℃.從測試述說可知: Qh=4069.94W ,ta=30.48℃。 所以漏熱系數K1=Qh/(tp-ta)=4069.94/(35-30.48)=978.21 kJ/h.℃ 2.制冷劑流量Q01的計較. R22空調運行的尺度工況:蒸發溫度t0=7.2℃,冷凝溫度tk=54.4℃,過冷溫度t冷=46.1℃ ,壓縮機吸氣溫度t吸=35℃。 查R22壓力-比焓圖得相應于蒸發溫度的飽和壓力: P0=0.625Mpa 吸氣壓力P1=P0=0.625 Mpa 由t吸和P1查R22壓力-比焓圖得h1=427kJ/kg=hg1 比容V1=42L/kg 因為規定工況與實際工況的吸氣溫度都為35℃,所以Vg1= V1=42L/kg. 然后氣體經等熵壓縮到f3點。 查冷凝溫度tk=54.4℃所對應的冷凝壓力Pk=2.2Mpa Pk=Pf3 由Pf3和Sf3確定了f3點。查R22壓力-比焓圖得 hf3=462kJ/kg 氣體經冷凝器冷凝到f1或f2點。 由電表箱過冷溫度t冷=46.1℃,Pk=2.2Mpa得f2點。電表箱查R22壓力-比焓圖得 hf2=256 kJ/kg 由電表箱規定工況的t冷1=46℃ Pk1=2.416Mpa得f1點。 查電表箱R22壓力-比焓圖得hf1=255 kJ/kg 電表箱再經 蒸發器 蒸發后到g2點。用如同上面的體例可查得hg2=408 kJ/kg 依照以上所查數據,計較試驗測得的制冷劑流量為: 在任何開關電源設計中,PCB板的物理設計都是*后一個環節,如果設計體例不當,PCB可能會輻射過量的電磁干擾,造成電源工作不穩定,以下針對各個步調中所需注意的事項進行分析: 一、 從原理圖到PCB的設計流程 成立電表箱元件參數->輸入原理網表->設計參數設置->手工結構->手工布線->驗證設計->復查->CAM輸出。 2、 參數設置 相鄰導線間距必須能滿足電氣平安要求,而且為了便于操作和生產,間距也應盡可能寬些。*小間距至少要能適合承受的電壓,在布線密度較低時,信號線的間距可適當地加大,對高、低電平懸殊的信號線應盡可能地短且加大間距,一般情況下將走線間距設為8mil。焊盤內孔邊沿到印制板邊的距離要大于1mm,這樣可以避免加工時致使焊盤缺損。當與焊盤連接的走線較細時,要將焊盤與走線之間的連接設計成水滴狀,這樣的益處是焊盤不容易起皮,而是走線與焊盤不容易斷開。 如圖: 三、 元器件結構 實踐證明,即便電路原理圖設計正確,印制電路板設計不當,也會對電子設備的靠得住性發生晦氣影響。例如,如果印制板兩條細平行線靠得很近,則會形成信號波形的延遲,電表箱在傳輸線的終端形成反射噪聲;電表箱由于電源、地線的斟酌不周到而引起的干擾,電表箱會使產品的性能下降,因此,在設計印制電路板的時候,應注意采取正確的體例。每一個開關電源都有四個電流回路: (1). 電源開關交換回路 (2). 輸出整流交換回路 (3). 輸入信號源電流回路 (4). 輸出負載電流回路輸入回路通過一個近似直流的電流對輸入電容充電,濾波電容主要起到一個寬帶儲能作用;類似地,輸出濾波電容也用來貯存來自輸出整流器的高頻能量,同時消除輸出負載回路的直流能量。所以,輸入和輸出濾波電容的接線端十分重要,輸入及輸出電流回路應分袂只從濾波電容的接線端連接到電源;如果在輸入/輸出回路和電源開關/整流回路之間的連接無法與電容的接線端直接相連,交換能量將由輸入或輸出濾波電容并輻射到情況中去。電源開關交換回路和整流器的交換回路包含高幅梯形電流,電表箱這些電流中諧波成分很高,電表箱其頻率遠大于開關基頻,電表箱峰值幅度可高達延續輸入/輸出直流電流幅度的5倍,過渡時間通常約為50ns。這兩個回路*容易發生電磁干擾,因此必須在電源中其它印制線布線之前先布好這些交換回路,每個回路的三種主要的元件濾波電容、電源開關或整流器、電感或變壓器應彼此相鄰地進行放置,調劑元件位置使它們之間的電流路徑盡可能短。 成立開關電源結構的*好體例與其電氣設計相似,*佳設計流程如下: 1.放置變壓器 2. 設計電源開關電流回路 3.設計輸出整流器電流回路 4.連接到交換電源電路的控制電路 設計輸入電流源回路和輸入濾波器 設計輸出負載回路和輸出濾波器依照電路的功能單位,對電路的全部元器件進行結構時,要適合以下原則: (1) 電表箱首先要斟酌PCB尺寸大小。PCB尺寸過大時,印制線條長,阻抗增加,抗噪聲能力下降,成本也增加;太小則散熱欠好,且鄰近線條易受干擾。電路板的*佳形狀矩形,長寬比為3:2或4:3,位于電路板邊沿的元器件,離電路板邊沿一般不小于2mm。 (2) 放置器件時要斟酌以后的焊接,不要太密集. (3) 以每個功能電路的核心元件為中心,圍繞它來進行結構。元器件應平均、 整齊、緊湊地排列在PCB上,電表箱盡可能削減和縮短各元器件之間的引線和連接, 去耦電容盡可能接近器件的VCC (4) 在高頻下工作的電路,要斟酌元器件之間的散布參數。一般電路應盡可能使元器件平行排列。這樣,不單美不雅觀,而且裝焊容易,易于批量生產。 (5) 依照電路的流程放置各個功能電路單位的位置,使結構便于信號流通,并使信號盡可能連結一致的標的目的。 (6) 結構的首要原則是包管布線的布通率,移動器件時注意飛線的連接,把有連線關系的器件放在一起。 (7) 盡可能地減小環路面積,以抑制開關電源的輻射干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