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成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失敗成本,其比例關系為:1:10:100(員工教育成本是預防成本,質量檢驗成本是鑒定成本,不合格品費用是失敗成本。)以上比例意味著投入一元錢做質量的事先預防,將減少10元的檢驗費用,減少100元不合格品給企業帶來的損失。企業在質量控制上投入*大的預防成本和適當的鑒定成本,建立更穩定的質量保證基礎而盡量減少甚至杜絕失敗成本,創造企業*大利潤。
☆ 環境管理體系審核的依據可以歸納為以下三條:
①ISO14001:ISO14001是環境管理體系的規范性標準,作為審核的依據之一是必須的。因此要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必須以ISO14001作為審核依據。
②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其它相關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環境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是組織根據ISO14001的要求編制的。它對組織的環境管理體系的實施提供強制性指令和具體操作運行指導。一旦發布就是組織的內部環境管理法規。
部分案例-1796
ISO14000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的環境管理體系國際標準。ISO14000認證已經成為打破國際綠色壁壘、進入歐美市場的準入證,通過ISO14000認證的企業可以節能降耗、優化成本、滿足政府法律要求,改善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競爭力。ISO14000已經成為一套目前世界上*全面和*系統的環境管理國際化標準,并引起世界各國政府、企業界的普遍重視和積極響應。
ISO9000族標準發布以來,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采用,并轉化為本國的國家標準,至1999年底已有30多萬個企業通過了認證,其應用的廣泛和影響的深遠為前所未有。我國于1988年等效采用ISO9000標準,1992年將等效采用改為等同采用,1994年等同采用ISO9000族標準版本,至1999年底已有15000多家企業通過了認證。
中國*一“先咨詢,后付費”的ISO認證咨詢機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