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肥皂草
類別: 草花
別名: 石堿花
科名:石竹科、肥皂草屬
拉丁名:Saponaria officinalis
花色:白色
花期:6-8月
株高:50-80cm
每克粒數(shù):450粒
播種量:2.5-3.0克/平方米
生態(tài)習性
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耐寒,能在田間越冬。 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壤土都可種植。
形態(tài)特征 :
多年生草本,花兩性,成聚傘狀圓錐花序。萼管狀,先端5齒裂。花瓣5枚,較萼片長;花瓣有單瓣及重瓣,花淡紅或白色,花期6-8月。雄蕊10;子房1室,花柱2,胚珠多數(shù)。塑果頂端4齒裂,種子腎形。
繁殖培育 :
播種、分株繁殖。播種一般秋季進行。分株春、秋季均可。條播在整好的土地上按行距28-33cm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播入,用鋤推一下,澆水。濕度適宜,半月可出苗,每畝約需種子2kg。栽培管理簡單,苗高6-10cm時,按株距13-16cm定苗,生長期要及時松土、鋤草、澆水。苗高30cm時,每畝追施尿素15 kg。上凍前,澆凍水,覆圈肥一層,翌春,打碎糞塊,摟平地面。花后修剪可再次開花。
園林用途 :
因其適應性強,可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中,做花徑、花境背景,叢植于林地、籬旁。
產(chǎn)地分布 :
原產(chǎn)歐洲,我國引進栽培。分布于土耳其、俄羅斯(高加索、西伯利亞)及其他一些歐洲國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