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鑄件加工
鑄鋁件的鑄造成本低、工藝性好、重熔再生節省資源和能源, 鑄鋁件優先采用砂型鑄造,主要原因是砂型鑄造較之其它鑄造方法成本低、生產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經過人工加熱將其變成鋁合金液體或熔融狀態后再通過專業的模具或相應工藝將鋁液或熔融狀態的鋁合金澆注進型腔,經冷卻形成后取出。常用的鑄鋁方法有:砂鑄,壓鑄,低壓鑄造,精密鑄造,永久模,消失模鑄造等。 鋁鑄件的缺陷特征
鑄造裂紋
沿晶界發展,常伴有偏析,是一種在較高溫度下形成的裂紋在體積收縮較大的合金和形狀較復雜的鑄件容易出現。
2.熱處理裂紋
由于熱處理過燒或過熱引起,常呈穿晶裂紋。常在產生應力和熱膨張系數較大的合金冷卻過劇。或存在其他冶金缺陷時產生。
產生原因
1.鑄件結構設計不合理,有尖角,壁的厚薄變化過于懸殊
2.砂型(芯)退讓性不良
3.鑄型局部過熱
4.澆注溫度過高
5.自鑄型中取出鑄件過早
6.熱處理過熱或過燒,冷卻速度過激
防止方法
1.改進鑄件結構設計,避免尖角,壁厚力求均勻,圓滑過渡
2.采取增大砂型(芯)退讓性的措施
3.保證鑄件各部分同時凝固或順序凝固,改進澆注系統設計
4.適當降低澆注溫度
5.控制鑄型冷卻出型時間。
6.鑄件變形時采用熱校正法。
7.正確控制熱處理溫度,降低淬火冷卻速度
問題由于鋁鑄件組織疏松、孔隙率高,含有多種金屬和非金屬雜質,陽極氧化膜染色后極易出現白斑,鋁鑄件陽極氧化膜質量很難保證。對此,有關專家表示,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來避免這個問題:*一,采用高電壓大電流密度沖擊法。在陽極氧化初期采取高電壓、大電流沖擊,使原先被雜質分割的大小“島嶼”通過大電流沖擊而連接成片。第二,鑄件表面打磨法。打磨可以使磨下來的鋁末填充鑄件的孔隙,起到連接被雜質隔離的塊塊“島嶼”的橋梁作用。第三,鑄件表面噴丸法。在噴丸法試用之前筆者采用圓頭錘子敲的方法,原意是想使阻隔“島嶼”的縫隙通過敲打閉合,達到連接成片的目的,結果效果顯著。采用這幾種方法就可有效避免鋁鑄件陽極氧化膜染色后出現白斑,從而保證其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