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法脫硫是在脫硫除塵器內噴淋堿性液體(或漿液)除去煙氣中二氧化硫,是目前常用的脫硫方法。
霧化器是濕法噴淋脫硫過程中的核心部件,其合理的設計布置和操作不僅能夠使吸收液有效霧化,極提高氣液兩相的接觸面積,同時也能夠充分利用塔體空間,減少系統堵塞和帶水現象,延長霧化器使用壽命。
在135MW機組的脫硫設計過程中,要求機組脫硫效率為95%,采用空塔噴淋石灰漿液脫硫,主要成分Ca(OH)2。石灰漿液從儲槽用泵輸送到脫硫液罐,分析化驗其有效成分含量,以確保脫硫液有效成分的濃度。本工程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內噴淋層、噴嘴、除霧器、煙氣入口和煙氣出口的位置,優化PH值、液氣比、煙氣流速等性能參數。
1 濕法噴霧脫硫
1.1濕法噴霧脫硫工藝
該脫硫工藝為煙氣經風機增壓送入脫硫系統,FGD裝置配備合適的擋板,確保煙氣脫硫系統的旁路操作,提高系統穩定性。脫硫懸濁液通過噴嘴形成細小液滴在吸收塔中分布,提高有效接觸界面。煙氣經增壓風機和換熱后,從吸收塔下部洗滌區進入,在塔內逆向上升與噴淋下降的石灰液滴反應;脫硫后的煙氣從塔頂部排出。為達到較好的除霧效果,吸收塔內安裝兩級除霧器,脫除煙氣夾帶的液滴;為了減少吸收塔阻力,采用空吸收塔噴淋,脫硫液由循環泵送至噴嘴。噴嘴采用針對液-固混合懸濁液的高效霧化器,耐磨損、不易堵塞,能有效霧化懸濁液,產生細小液液滴。
本項目吸收塔為圓柱形,碳鋼材質,內襯玻璃鱗片。吸收塔配置3臺循環泵,每臺泵對應1層噴淋層,保證每個噴嘴壓力基本相同,泵的揚程分別為15.5、17.5、19.5m。
1.2濕法脫硫霧化器
霧化器是把液體分散成液滴的有效設備,根據噴霧狀態分為空心錐形噴霧和實心錐形噴霧。空心錐形噴霧為圓形淮滴環,被霧化液體通過進液口與旋流腔(或通過一個緊靠噴嘴上游)的內部開槽葉片形成。實心錐形噴霧覆蓋區域為一完全充滿液滴的圓形,通常利用內部葉片使液體在離開噴嘴口之前能夠形成湍流。
霧化效果的決定因素不僅與霧化器結構有關,還與液體的性質和操作參數有關。液體的性質主要包括液體的密度、粘度、溫度、表面張力等。在噴霧中,液體密度主要影響噴霧噴嘴的流量。液體粘度是影響噴霧形成的主要因素,它在較小程度上也影響流量。高粘度液體與水相比需要較高的下限壓力才能形成一種噴霧形狀并產生狹窄的噴霧角度。溫度的改變影響粘度、表面張力和密度,從而影響噴霧性能。表面張力主要影響*小工作壓力、噴流角度和液滴大小,表面張力的影響在低壓工作狀態下比較明顯;較高的表面張力減小噴流角度,對空心錐形噴霧噴嘴影響尤甚。
影響霧化器的主要操作參數有液體流量、噴霧沖擊力。噴嘴流量因噴霧壓力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