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企業的實施信息化管的時候,往往會忽略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只注重信息系統的建設,忽略了系統建立后的檢測評估。當然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的人們已經開始注重系統的評估,以確定信息系統的應用效益。以ERP系統為例,如何評判它的成敗,如何評判它實際的應用效益,不同的人員有不同的評估方法,不同的視角其結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對此博云張家港軟件開發的小編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解說一下。
以往的時候對ERP系統沒有一個定性的評價標準,如此就導致了“假、大、空”的成分摻雜在里面,真正衡量ERP利弊的指標只占很少一部分。例如很多ERP咨詢顧問,總是去說服客戶實行管理的數據化,然實際的系統評估數據卻不多,而企業在項目驗收和總結的時候也苦于沒有一個標準來衡量,如此一來雙方就無法用數據來說話,只能以定性的表述來衡量項目的得失成敗。
當然也曾需求過一些指標,但效果卻是不如人意的。好在如今對于ERP評價體系業界已經建立了相關的標準規范,如《中國企業信息化指標體系》等,但這些都只注重業務和流程等方面,與行業特點、企業特性因素結合較少,下面就簡要敘述切實可行的ERP系統KPI指標體系的建立。
在小編看來企業*合理的KPI指標的建立,必須是適合企業的管理模式、業務特點、企業目標的,且是要貼切企業實際情況的,同時ERP系統應用在不同時期也要有不同的KPI指標來應對,針對不同類的指標設置不同的數據源及分析的方法,如此才易實現ERP系統實時、同期等指標信息的管控。
比方說在ERP系統上線時期,重點關注數據的及時和準確,再系統成功運作一段時間后可進行同期、趨勢等信息的分析,在系統運行走長的年限后(兩到三年),就可進行數據的挖掘,將一些隱性的問題和效益進行歸納收集。總而言之,為確保ERP系統KPI指標的切實可行,我們需要按照管理的求真務實原則、時效性原則、層次性原則來。*后博云張家港軟件定制的小編歸納為一句話: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建立時圍繞摸個基礎或是核心逐步展開,執行是要一個指標或是一類指標分步、分階段的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