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與名稱 陳列柜內容
*一柜:制圖基本知識與工具 1、羅馬數字示列,2、阿拉伯數字示例,3、拉丁字母示例,4、標題欄、明細欄,5、比例,6、字體(GB-T 14691—93)基本要求, 7、長仿宋體漢字示例, 8、圖紙幅面和尺寸,9、圖框格式,10、三角尺,11、三棱比例尺,12、圓形量角器,13、多功能模板,14、圓規
第二柜:點、直線、平面投影 1、點的三面投影,2、一般位置直線的三面投影,3、線段實長和傾角α,4、垂面側 ,5、水平面 ,6、斜投影與正投影,7、直線的跡點,8、平面投影的特性,9、跡線平面,10、中心投影法,11、點在直線上的投影特性,12、線段的投影特征,13、四個分角中點的投影
第三柜:點、直線、平面的相對位置 1、直角投影定理,2、相交兩直線的投影,3、利用投影的積聚性求直線與平面的貫穿點,4、用輔助面法求直線與平面的貫穿點,5、利用投影的積聚性求兩平面的交線,6、平面跡線作法,7、正垂面上圓的投影,8、立體表面上的直線和投影的相對位置分析,9、交叉兩直線的投影`,10、相交兩直線的投影特征,11、用輔助線法求直線與平面的貫穿點,12、求兩個一般位置平面的交線,13、平行兩直線的投影,
第四柜:投影變換 1、投影變換的兩種基本方法(換面法),2、投影變換的兩種基本方法(旋轉法),3、點繞正垂軸旋轉,4、一般位置直線變換為新投影面垂直線,5、將一般位置直線旋轉成投影面平行線,6、一般位置直線變換為新投影面的平行線,7、一般位置平面變換為新投影面平行面,8、一般位置平面變換為新投影面垂直面,9、將正垂面變換成投影面平行面,10、點的二次換面,11、投影面平行線變為投影面垂直線,
12、求A點到P平面的距離及A點對P平面13、所作垂線的垂足K,
14、用二次換面法畫組合體視圖
第五柜:曲線與曲面 1、曲面立體的兩面投影示例(斜置的圓柱),2、曲面立體的兩面投影示例(斜圓柱),3、曲面立體的兩面投影示例,4、曲面立體的兩面投影示例(左上角有四分之一圓柱槽的四棱柱),5、曲面立體的兩面投影示例(斜置的圓錐),6、曲面立體的兩面投影示例(斜圓錐),
7、曲面立體的兩面投影示例(上下倒置的圓臺),8、曲面立體的兩面投影示例(有半個圓臺槽的半圓柱),9、曲面立體的兩面投影示例(有半球槽的圓柱體),10、曲面立體的兩面投影示例(組合回轉體示例一),11、曲面立體的兩面投影示例(組合回轉體示例二),12、連桿頭部的截交線,13、鉛垂面堆切圓球的截交線投影,14、曲線形成,15、空間曲線,16、回轉曲面的形成及投影,17、錐面,18、柱狀面,19、錐狀面,20、圓柱螺旋線,21、圓錐螺旋線,22、單葉雙曲回轉面,23、圓環面的形成,24、頂針的截交線,
第六柜:截交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