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生產車間廢氣治理
一、 鋰電池工廠外排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廢氣處理的控制技術包括燃燒法、光催化法、活性碳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生物法等。
二、 活性碳吸附適用范圍為200~1000mg/m3,且進氣粉塵濃度需在50mg/m3以下,以上時控制設備方足具高處理效率;而冷凝回收法在5,000ppm 以上方有良好的去除效率,一般常應用在溶劑回收上,但設備投資高昂;至于吸收法的適用范圍雖為250~10,000ppm,但只針對少部分水溶性較佳的揮發性有機物。根據國內外控制設備資料中顯示,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較低時而具高處理效率者,適合使用等離子UV光解光催化法。
三、鋰電池生產車間廢氣處理工藝:
鋰電池生產車間VOC廢氣預處理設備(根據具體項目及廢氣源實際工況,可能涉及到粉塵去除、水氣分離、高溫降溫處理、油膏油脂去除、酸堿水霧去除等相應的預處理措施)等離子UV光解光催化廢氣凈化器高排
四、等離子UV光解除臭廢氣凈化器工作原理:
1、主要采用脈沖高頻高壓等離子體電源和雙介質齒板放電裝置,*端放電形式產生高濃度離子。等離子體是一種聚集態物質,其所擁有的高能電子能在毫秒級的時間內,瞬間擊穿空氣和廢氣分子,發生一系列分化裂解反應,產生高濃度、高強度、高能量的活性自由基和各種電子、離子等,在與機廢氣中的分子碰撞時會發生一系列基元物化反應,并在反應過程中產生多種活性自由基和生態氧,即臭氧分解而產生的原子氧。活性自由基可以有效地破壞各種病毒、細菌中的核酸,蛋白質,使其不能進行正常的代謝和生物合成,從而致其死亡;而生態氧能迅速將有機廢氣分子異味氣體分解或還原為低分子無害物質;另外,借助等離子體中的離子與物體的聚合吸附作用,可以對小至亞微米級的細微有機廢氣顆粒物進行有效的吸附沉降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