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應選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或粘壤上,向陽背風的地方栽培。整地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每公頃施豬圈糞或堆糞30000~75000千克作基肥。
2.繁殖方法:菊花的繁殖方法很多。一般可分為分根繁殖、扦插、播種和壓條等數種方法,其中以分根為主。
(1)分根繁殖 在4~5月間栽培。如栽過早,根嫩易斷,氣溫低,生長慢,產量低。選擇陰天,把母株挖起,菊苗分開,選擇粗壯及須根多的種苗,留下23cm長的枝長,斬掉菊苗頭,栽時用犁開溝,溝深13~16厘米或用鋤挖6~10深的穴,行距為60~83厘米,株距30~50厘米。也可在5~6月份在植株上發的芽連根分開,栽在苗床上,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每穴栽苗4~5株,等麥收后定植。
(2)扦插法 收菊花時,把菊蔸留高一點(蔸留得高,發芽才多)在第二年立春前后挖起老蔸,選擇強壯、無病蟲害、根莖白色的嫩芽子,剪成10~13厘米一節,每百株一把,捆好以后。用剪刀剪去過長的根長后,進行育苗。苗床應選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在扦插前半月,將土深翻一次,深約23厘米。至扦插前,土地一定疏松、細碎和清潔,然后進行做畦。一般做畦寬130厘米,長視土地情況和便于管理而定。剪好的種苗,不能久放,應即扦插,如放置過久,會降低成活率。扦插*適宜的溫度是15~18度。插前要在整好的苗床,用鋤頭開橫溝,溝距16厘米,深6厘米。每溝放苗約16株(即株距8厘米),苗子先端出土3厘米左右,然后以細土覆蓋半溝,用足踩緊,再蓋土與畦平。扦插20天后生根,生長健壯后即可定植大田,或栽于麥茬地株行距同分根法。每畝用苗400-500株。
3.間套作:菊花可與桑、蠶豆、煙草、油麥、小麥、大蒜等套種。各種作物收獲后加強菊花的管理。
4.田間管理(1)中耕除草:菊花緩苗后,不宜澆水,而以鋤地松土為主。*一次、第二次要深松,使表土干松。地下稍濕潤,使根向下扎,并控制水肥,使地上部分生長緩慢,俗稱“蹲苗”,否則生長過于茂盛,至伏天不通風透光,易發生葉枯病。第三次中鋤時,并在植株根部培土,保護植株不倒伏。在每次中鋤時,應注意勿傷莖皮,不然在莖部內易生蟲或螞蟻,將來生長不佳,影響產量。
(2)追肥:菊花根系發達,根部入土深,細根多,吸肥力強,需肥量大,一般施3次肥。栽植時,施入人肥尿250~400千克,加水4倍。*一次打頂時,每畝施肥合肥40公斤提高產量及品質。
(3)排水灌溉:菊花喜濕潤,但怕澇,春季要少澆水,防止幼苗徒長,按氣候而定。保護成活久行。6月下旬以后天旱,要經常澆水,如雨量過多,應疏通大小排水溝,切勿有積水,否則易生病害和爛根。
(4)摘去*尖:在菊花育苗期間,或分株時,如果肥料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