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量熱儀環境要求
1.實驗室應設在一單獨房間,應該朝北,以避免陽光照射,否則儀器應放置在不受陽光直射的地方。
2.室溫應盡量保持穩定,每次測定過程室溫變化不應超過1K,通常室溫以15~30℃范圍為宜。
3.室內應無強烈的空氣對流,因此不應有強烈的熱源和風扇等,試驗過程中應避免開啟門窗,避免室內人員過多。
4.若實驗室已安裝空調,則須避免空調運行時形成的氣流直接吹向儀器。建議用戶連續24小時開啟空調或不開空調。
5.電源:AC220V±10%,50Hz,并有良好的地線。
二.智能量熱儀測定原理
將一定量的試樣置于密封的氧彈中,在充足的氧氣條件下,令試樣完全燃燒,燃燒所放出的熱量被氧彈及周圍的一定量的水(內筒水)吸收,水的溫升與試樣燃燒釋放的熱量成正比。在規定的條件下預先標定出量熱儀的熱容量。要測定發熱量時,只要嚴格按照標定熱容量的條件進行試驗,并準確測定出試樣燃燒后內筒水的溫,采用科學的方法,即可計算出試樣的發熱量。
在恒溫式量熱系統中,由于外筒水和室溫之間實際存在著熱交換,給發熱量的準確計算帶來了麻煩。因此,為了校正由熱交換引起的計算誤差,在建立發熱量計算數學模型時引入了冷卻系數K和綜合常數A。K和A可通過對儀器進行標定計算得出。
三.智能量熱儀的結構
儀器由可分離的兩大部分組成:左側是恒溫式量熱筒(俗稱方箱),右側則是儀器的電氣測控箱,兩部分通過電纜連接。
量熱筒包括外殼、外套筒、內筒(小筒)、氧彈、可自由開啟和閉合的上蓋(俗稱大蓋)等,內筒攪伴器。內筒測溫探頭和點火中的一部分。在方箱的后背下端設有放水口和溢水口,方箱的上面設有注水口。試驗時套筒夾層中充滿水,將裝好試樣。充過氧氣的氧彈放在內筒的三個金屬支腳上,合上大蓋,即可開始進行試驗。試驗時,上蓋電極,氧彈。小筒支腳和外套筒整個構成了電氣通路,是點火成功的保證。
電氣測控箱包括:單片微機系統、溫度信號采信集及轉換系統、液晶顯示屏。面板式打印機、鍵盤、實時時鐘、點火和攪拌控制單元、開關電源和點火電源等。
四.智能量熱儀的安裝與準備
請嚴格按照說明書關于環境條件的要求,將儀器放置在平穩。牢固的平臺上。靠近儀器安放位置應設符合要求的電源插座。
先將套筒注滿水(應該是蒸餾水或去離子水),然后,按其后背印字提示連接方箱與電氣控制之間的對接電纜,將儀器電源線插頭插入具有良好接地的電源插座上,即可開機調試。
要進行發熱量試驗,實驗室還須配備下列儀器和物品:
1.感量0.1mg的分析天平。
2.工業天平:載量4~5Kg,感量1g。
3.氧氣瓶,瓶內氧氣及壓力應符合國標要求。
4.足夠量的( |
 |
|